返回

什么是绵羊?(4)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王国被一条名为“托梅尼亚海峡”的水道分为东西两部分——若将其比作地球上的博斯普鲁斯海峡,便能理解其重要性:一旦这条海峡被他国控制,希斯马夫王国便会面临分裂风险。

    对皇国而言,这条海峡同样是战略要地——皇国直接控制的海岸线仅有两条,其中一条位于“中海”(类似地球上的黑海)沿岸,而“中海”的出海口正是托梅尼亚海峡。

    换句话说,对皇国而言,只要托梅尼亚海峡被希斯马夫王国控制,对方就能随时为自身利益封锁“中海”通往公海的航线;而皇国的另一条海岸线,也位于希斯马夫王国东侧。

    希斯马夫王国还掌控着与北大陆的贸易通道,拥有庞大舰队——因此,对皇国来说,希斯马夫王国是压制其海上利益的“眼中钉”;对希斯马夫王国来说,皇国则是觊觎其领土的“威胁”,两国根本无法和平共处。

    然而,两国并非始终处于战争状态,偶尔也会尝试建立友好关系。

    但这终究是徒劳——地理环境决定了两国的对立:若想和平共处,除非一方国力大幅衰退,沦为另一方的附庸国。即便强大如东大陆的皇国,也需数百年才能实现这一目标。而且,一旦开战,希斯马夫王国可从北大陆招募冒险者作为雇佣兵,再加上强大的海军,战争很难在短期内结束。

    顺便一提,帝国目前领土北面仅有海洋,却不满足于此,屡次向东部、南部入侵,企图夺取更多海岸线。结果自然是遭到周边国家联合抵抗,屡屡受挫。

    因此,帝国后来调整策略,试图将邻国变为“正式附庸国”(实则为盟友),以此扩大影响力。但这一策略收效甚微,那些“盟友”时常背叛,转而与帝国为敌。

    总之,若帝国想对抗皇国,就必须与“北方”的希斯马夫王国合作。

    另一方面,“南方”的国家——如戈迪尼翁王国、道罗特王国、普尔本什巴克王国等,立场摇摆不定,时而支持皇国,时而反对,彼此间也纷争不断,皇国则趁机介入。当然,这些国家都需与皇国保持沟通渠道。

    换句话说,“北方”代表“武装对抗”,“南方”代表“外交对话”。

    ……既然如此,朕只有一个答案。

    “两个都要。”

    朕希望始终保留“战争”与“对话”两种选择——朕并非憎恨皇国,事实上,若皇国覆灭,帝国反而会陷入新的麻烦。因此,该战时便战,该谈时便谈。

    入侵路线亦是如此——若帝国单独入侵皇国,绝无获胜可能,对方在补给与战场布局上均占优势。这意味着,一旦开战,必须联合邻国形成“包围圈”,在兵力上形成压倒性优势。此时,分散兵力、扰乱敌军阵型,比将大军集中于狭小战场更为明智,因此同时采用南北两条路线,才是最佳选择。

    “臣明白了,定当尽快为陛下做好准备。陛下还有其他要求吗?”

    希莱尔似乎对这个答案颇为满意。

    朕决定再提出一个需求,弥补当前的短板。

    “朕需要武器,尤其是弩箭,价格由你们拟定。”

    “臣即刻安排,优先满足陛下需求。”

    ……看来希莱尔很清楚事情的轻重缓急。朕知道,提及皇国只是为了引起她的兴趣,而眼下,只有尽快获得武器,才能与拉乌尔决战。

    没错,朕还需在此设下一个“约束”。

    “但朕要授予你们一项特殊特权——今后可能会有不法之徒冒充金羊公司行事,皇室会密切监察。因此,若你们想收购其他商行或成立新公司,务必向皇室申请,获取官方许可。”

    朕从法比奥的调查报告中得知,金羊公司常伪装成其他商行开展业务。此次朕特许他们免缴港口使用费,正是为了警告他们:“不要从伪装身份轻易切换回金羊公司,任何异常举动都将受到惩罚。”

    “臣多谢陛下考虑周全,期待未来与帝国再次携手合作。”

    希莱尔的回应看似恭敬,实则透着一股随意,仿佛在说“随你安排”。

    这女人,还真是个让人捉摸不透的麻烦角色。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