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公联盟(3)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都极为罕见。

    顺便一提,过去几年是难得的“无战年”,走廊完全在我国控制之中!这个问题总有一天要解决,但现在我没时间。

    幸运的是,这条走廊过于狭窄,无法让大军通过。正因如此,我国和天海帝国才从未爆发过全面战争。然而,小规模冲突却时有发生,两国也总是试图阻挠对方,因此根本无法和平共处。

    邦古达特人的死敌是加尔富尔人,而我国的死敌是天海帝国。

    既可以用他们的身份进行外交谈判,也可以在战时利用他们了解敌情……我明白了,这就是帝国不让他放弃原有身份的原因。

    “他身为天海帝国公民这一事实,也是他未能与‘两大伟人’获得平等待遇的原因,尽管他的成就与‘两大伟人’不相上下,甚至更胜一筹。”

    “自洛萨帝国时期起就屹立不倒的贵族家族,如今大多已经叛乱。”

    “是的。”

    对洛萨时期传承下来的贵族而言,天海帝国是天然敌人。即便乔尔一家是难民,也极有可能被视为间谍,遭到强烈反对。或许瓦伦公爵费尽心思把他带到这次会议上,就是为了尽可能减少在场人数,从而压制任何反对声音。

    说实话,对于这些因历史恩怨产生的情感问题,我无能为力。这也是我没能邀请阿图鲁鲁部落酋长彼得·珀尔来参加这次活动的原因。

    他们是一支机动性极强的骑兵部队,常年驻守在帝国首都郊外。作为游牧民族,他们被迫过着与本民族生活方式截然不同的生活。尽管如此,我还是很感谢彼得·珀尔对部落成员的约束。

    不邀请他参加这次活动,或许会被视为对他的不信任,但他既不是圣一教信徒,也不信仰我国主流宗教,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由于我不知道努巴尔伯爵和其他人会作何反应,所以不能把他们叫到这里来。

    接下来,我读了第二封信。信中提到,乔尔放弃了将军的职位,不愿卷入三家族叛乱,于是投奔了戈蒂洛娃部落,为他们的首领格纳迪耶夫效力。

    信中记录的并非他此前的战果……或者更确切地说,这是一份关于戈蒂洛娃部落战况的报告——他们目前正在阻挡拉乌尔的军队。我对此深表感激。

    信中记载,戈蒂洛娃部落避免与拉乌尔的军队进行决战,而是采取了反复的破坏和突袭战术。每当敌军出现,他们便退入山中,引诱敌军前来进攻。

    然而,拉乌尔的军队似乎也没有派出主力。虽然一些鲁莽的部队被戈蒂洛娃军队歼灭,但主力部队的首要任务是重组兵力。

    信中还包括有关拉乌尔军队雇佣的雇佣兵的信息,以及其军队内部的情况。

    显然,内战的突然爆发导致拉乌尔的军队粮食短缺。然而,由于他们的军事实力仍在不断增强,他们很可能已经有了从其他地方获取补给的计划。此外,参与其中的许多雇佣兵,似乎都是曾经活跃于帝国境内的雇佣兵组织成员。

    ……这难道不是天海帝国干预的典型案例吗?我不认为天海帝国还有闲工夫去插手几年前的僧侣丑闻……不,或许恰恰相反,他们现在无论如何都要从中作梗,阻止我国平息内乱。

    “我就直说了,乔尔·德·布尔戈-杜库德雷。这封信告诉我,戈蒂洛娃人对抗拉乌尔的叛军进展顺利。你怎么看?”

    “是的。目前,我们确实是在牵制敌人。但是,如果叛军集结全部兵力对戈蒂洛娃人采取行动,寡不敌众的戈蒂洛娃人必将面临一场苦战。到那时,戈蒂洛娃人将不得不焚毁田地、宰杀牲畜,撤退到滕托山脉。这能起到不错的拖延作用,但无法长久。”

    乔尔·德·布尔戈-杜库德雷仍然跪在地上,流利地回答道。

    或许这也是戈蒂洛娃酋长格纳迪耶夫的间接请求?

    “所以你想立刻对拉乌尔实施钳形攻势?”

    “不,完全不是那样。”

    哦,是我理解错了吗?

    “瓦伦公爵,您怎么看?”

    “山地作战是戈蒂洛娃人的强项。只要我们能提供足够支援,我认为他们可以长时间抵挡拉乌尔的部队。”

    问题在于如何运送支援物资……也就是食物和其他必需品。突破拉乌尔军队的防线是不现实的。那么,经由洛科特王国运输是否更好呢?不行,

大公联盟(3)-->>(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