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协的结果,说白了就是抱团发表独立宣言。
这时法比奥皱着眉提问:“他们为什么非要搞独立?一直以叛乱的名义跟咱们耗着,不是更稳妥吗?”
在帝国,这种大规模叛乱确实少见——毕竟皇帝权力比邻国君主大些。但在邻国,贵族不满君主就叛乱,是常有的事。准确说,贵族向君主提要求被拒,就会起兵施压,用现代话说,更像“罢工”。但现在是他们的诉求没被满足,反而跟帝国彻底撕破脸,倒像是反过来了。
一般来说,叛军赢了,就能逼着君主答应诉求;要是输了,就得按叛国罪论处。要是哪方打得特别狠,诉求会加码,惩罚也会更重。这么看,他们之前一直以“叛乱”名义活动,其实没什么问题。
“大概是为了稳住自己的领地。”努巴尔伯爵沉吟着开口,“只要爵位继承还没定下来,就算咱们跟他们打输了,他们的继承权被认可,咱们也能找借口,把上一辈传下来的侯爵、伯爵领地,分给其他有继承权的亲属——等于拆他们的地盘。”
从阿基卡尔家的情况看,这点很好理解。只要查尔斯和菲利普还活着,就算奥古斯托当了公爵,领地也得被这两人分走,只会比现在小。再加上查尔斯之前说的,阿基卡尔兄弟间本就有矛盾,奥古斯托肯定怕夜长梦多。
我瞬间明白:他们搞独立,就是想逼着外界承认,把自己现在占的所有地盘——不管是公国还是伯爵领,都合并成一个“大公国”,彻底断了别人拆分的可能。
即便如此,要独立也该称“王国”才更像样。而且这么一来,邻国很可能会插手——毕竟谁都想从帝国分裂中捞好处。之前我特意宣布自己管外交,就是怕出现这种情况,一直在暗中防备。
可要是他们称“王国”,咱们向邻国求援,搞不好会变成代理人战争,把仗拖成泥潭。但他们称“大公国”,心思就藏得深了——邻国可能会觉得这只是“帝国给贵族自治权”,不是真独立,就不会轻易插手;帝国这边,日后也更容易接受“让大公国名义上归降”的妥协。
……他们大概就是这么盘算的。
真是太小看我了。这种“先打再谈条件”的思路,前提是他们觉得自己能赢。“我放弃独立,换你承认我继承领地”这种话,只有在势均力敌或者占上风时才管用。他们怕是做梦都没想过,自己会输。
或许是听到我低声嘀咕,瓦伦公爵往前凑了凑,语气铿锵:“陛下,臣觉得这是他们的侥幸心理。要是没开打就想着怎么收场,咱们永远赢不了。”
……我其实只是在想战后怎么处置地盘,还没定好具体方案而已。把查尔斯安插进阿基卡尔家,也只是其中一个想法。
“他们觉得能轻松打赢我,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被人瞧不起这么多年,我早就习惯了,“陛下,您打算怎么做?”沃德伯爵追问,目光锐利。
“基本计划不变,先解决拉乌尔。”我顿了顿,看向桌子上那对耳环,“查姆诺伯爵,你能听见吗?”
“能听见,陛下。”耳环里传来查姆诺伯爵
大公联盟(2)-->>(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