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来。”
自加冕典礼后,皇宫的守卫工作已交由皇家卫队负责,蒂莫娜也恢复了她原本的侍从职责,更像是我的秘书,负责处理日常事务与人员通报。
丹尼尔走进房间,目光下意识地扫过四周——房间里的装饰已被我重新整理,移除了所有不符合我审美的金饰与珠宝,他大概是在适应这新的环境,这也情有可原。
我不太喜欢过于奢华的装饰,觉得浮夸又累赘,只有在公开场合,才会勉强忍受那些象征皇权的金饰。
不过,在观察丹尼尔时,我注意到他的眼神——与沃德伯爵有些相似,锐利而沉稳,带着一种“经历过实战”的气场。或许,他不仅精通教会事务,还懂一些武术。
丹尼尔向我行过礼后,便开始汇报正事:“陛下,格奥尔格五世(西方教会真圣大领袖)已被执行火刑,他的五名核心亲信,也已一同处决。”
“我知道了,辛苦你们了。”
格奥尔格五世由西方教会内部审判,最终判处火刑——在西方教会的教义中,土葬或海葬是常规丧葬方式,火刑被视为“连来世都无法得到安宁”的最严厉惩罚,即便是皇帝,未经教会许可,也无权对神职人员判处火刑。
这次处决是西方教会内部的决定,我只是予以批准。考虑到南男爵曾因格奥尔格五世的阴谋而死,教会或许也考虑到了我的立场;但更重要的是,格奥尔格五世在神职人员内部,本就积怨甚深,早已失去人心。
他被处决的核心罪名是“收受贿赂”与“滥用宗教裁判所权力,制造冤假错案”。其中“收受贿赂”尤其严重,违反了教会“必须绝对遵守的大原则”——西方教会的领袖犯下如此重罪,被判处火刑,也算是罪有应得。
……不过说起来,教会虽禁止“贿赂”,却允许“捐赠”与“捐献”,两者界限模糊,因此很少有人会被明确认定为“受贿”。也正因如此,朝堂上的贿赂行为才会如此猖獗,大家都借着“捐赠”的名义,行贿赂之实。
而丹尼尔·德·皮尔斯能收集到足够的证据,将格奥尔格五世定罪,足以见得他的能力与决心。
“丹尼尔大主教办事效率很高,真是令人钦佩。”
“陛下过奖了。”丹尼尔谦逊地回应,“格奥尔格五世本就是借助首相的权力才登上真圣大领袖之位,许多神职人员本就对他不满。如今失去了首相的支持,即便没有确凿证据,他也难逃惩罚——教会内部早已想清除他这股势力。”
嗯,想来格奥尔格五世收受贿赂所得的钱财,也早已被他挥霍一空,失去了拉拢人心的资本,这才会如此轻易地被推翻。
“但也正是因为你们提前准备,才能彻底清除他的残余势力,避免后患。对吧?”
我这次的清算虽被称为“血腥”,但当场只杀了首相与礼部尚书两人;相比之下,西方教会内部的清洗,规模与血腥程度要大得多。之前还听说“教会没有军事力量”,现在看来,能使用魔法的神职人员,战斗力并不亚于手持利剑的士兵。
“不过,仍有部分格奥尔格五世的亲信逃脱了。”丹尼尔补充道,语气中带着一丝遗憾。
“无妨,他们大概率会投靠拉乌尔公国的残余势力,迟早会在战场上相遇——到时候再解决也不迟。另外,多谢你们提供的证据。”
西方教会此次提供的证据,不仅涉及格奥尔格五世的受贿行为,还牵扯出了向他行贿的贵族——这些贵族中,既有支持首相的,也有支持摄政派的,可见格奥尔格五世何等贪婪,只要有钱,便来者不拒。按照西方教会的教义,行贿者与受贿者同罪,这些贵族的罪行,也因此被坐实。
收集证据的时间-->>(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