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觐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加冕仪式已过去三天。帝都虽仍处于封锁状态,但人流终究无法完全阻断——“大贵族被清算、大批贵族遭逮捕”这样的大事,根本不可能封锁消息。帝都人口众多,消息传播速度远超预期,与其费力掩盖,不如主动利用情报。我已下令,让间谍们暂时放下其他任务,重点调查两方面信息:一是各领地在领主被擒后的动向,二是拉乌尔公国与阿基卡尔公国的残余势力是否开始集结军队。

    按时间推算,加冕典礼的消息此刻应已传到这两个公国,不出意外的话,他们很快就会组织武装反抗。

    此外,加冕典礼后的第二天,查姆诺伯爵便向我请求,希望公开“清算贵族”的消息。正如我之前所想,此事本就瞒不住,若能借公开消息达成其他目的,自然是好事,我当即同意了他的请求。

    获得许可后,查姆诺伯爵立刻将加冕典礼上的清算事件,告知了麾下讨伐军中首相派与摄政派的将领;同时还编造了两条虚假情报:一是“有不少贵族在混乱中逃脱,疑似正前往各领地召集军队”,二是“我们可能会遭到皇帝的私人军队与倒戈的瓦伦公爵军队联合袭击”。

    讨伐军中,许多领主私兵的统帅都是低阶贵族,他们本就对局势缺乏判断力,听到这些消息后,纷纷决定暂时返回自己的领地——对他们而言,留在帝都附近等同于“与皇帝为敌”,风险太高,返回领地才是最稳妥的选择。

    就这样,查姆诺伯爵未费一兵一卒,便瓦解了讨伐军中的贵族私兵势力。他没有选择“解除武装”,而是迫使他们主动撤离,这一做法十分明智,我由衷感激。毕竟,让这些可能成为“敌兵”的人长期滞留帝都周边,始终是隐患;若强行解除他们的武装,一旦引发反抗,还会造成不必要的兵力损耗。

    至于那些雇佣兵,即便暂时无法完全信任,此刻也是宝贵的战斗力量,绝不能轻易损失。

    最重要的是,我们最不愿看到的,就是被俘虏的贵族被他们的亲信营救。让这些低阶贵族返回领地,看似放任,实则是断了“营救”的可能——我们已控制了贵族家主,他们的麾下势力群龙无首,即便返回领地,也掀不起太大风浪。

    另一边,收到我亲笔信的瓦伦公爵,显然无意与我们为敌。他已率军返回帝国境内,并送信来,表示愿向我宣誓效忠。因此,瓦伦公爵今日会来宫中,与查姆诺伯爵、法比奥一同觐见我。

    其实我昨天便希望他们能尽快会面,但现实根本不允许——此前瓦伦公爵的军队与查姆诺伯爵的军队一直处于对峙状态,即便瓦伦公爵本人同意和解,他的部下也绝不会允许“昔日敌人”从自己阵前穿过,直接前往帝都。

    无奈之下,我只能下令让两支军队同时行动:查姆诺伯爵麾下几乎全由雇佣兵组成的军队,向帝都南侧进发;瓦伦公爵与法比奥率领的部队,则向帝都西侧移动。

    之所以选择这两个方向,是因为帝都南侧与西侧的防御工事本就坚固,便于军队驻守;反观东侧,城墙尚未完工,防御薄弱,且双方停火才几天(严格来说甚至未曾交战),贸然前往东侧容易引发误会,暂不适合作为汇合点。

    瓦伦公爵在卫兵的护送下穿过皇城大门时,受到了市民的热烈欢迎。这或许是因为我在演讲中明确称他“并非叛徒”,让民众对他产生了好感;但更重要的是,他当年担任元帅时,曾多次率军击败外敌,本就深受民众爱戴——能为国家带来胜利的指挥官,永远会被人民铭记。

    此次觐见,我要迎接三位关键人物:瓦伦公爵、查姆诺伯爵与法比奥。

    觐见场地并未选在举行加冕仪式的宫殿,而是选了六世皇帝爱德华三世时期用于举办社交聚会的宫殿,暂时将其用作“觐见室”。加冕仪式的宫殿位于皇宫深处,地理位置偏僻,使用不便;更重要的是,那里至今尚未“清理”——逮捕贵族时发生了不少流血事件,且宫中许多工作人员曾依附首相或摄政派,难以信任,清理工作进展缓慢。

    这场觐见安排得颇为仓促,好在各项准备还算周全。值得一提的是,殿内摆放的王座,是第四任皇帝爱德华二世曾使用过的旧王座——它装饰最为简洁,却透着一种优雅与庄重,坐感也更为舒适。

    我坐在稍高的“上座”位置,静静等待三人行跪拜礼。或许有人会

觐见-->>(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