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辽东的兵,他们在辽东都退役了。”
“至于怎么去的姑苏?臣也打听过一二,说是江南好务工,赚得多,他们就去了。”
顾道说道。
啥?
“你说他们不是辽东的兵?他们退役了?”
太后不可置信地问道。
“对啊,前两年辽东退役了不少兵,这可是有文书为证,臣可没有撒谎。”
顾道说道。
太后气的眉毛都竖起来了。
“宁国公您别闹了,自古以来就没听说过,那个将军会把正当年的兵退役的。”
高岸实在是听不下去了。
他觉得,顾云璋劝太后息怒,有那么点先见之明。顾道这话太气人了。
两万多年纪轻轻的兵,还是上过战场的兵,你竟然说他们退役了,去江南务工?
当我们是傻子么?
“好好好……”
太后气的胸口有点起伏。
“那他们的武器从哪里来的,那火枪只有辽东军用,他们怎么会有火枪,还拱卫皇宫?”
太后咬牙问道。
“这事儿的确有点怪臣,那顾磊是臣的儿子,要点家伙事儿保护自己,臣总得给吧!”
“所以就把辽东军淘汰的兵器,送了一些给他,那他怎么用臣就管不着了!”
顾道两手一伸,十分无辜的说道。
太后搓了搓手指,看了看手边收拾皇帝的戒尺,真想抄起来给顾道来两下。
“宁国公,按照您的意思,那些辽东军都退役去江南找活干,那些武器是送给儿子防身的。”
“然后,他们在姑苏城就这么一组合,成了两万虎狼之师拱卫皇宫,这事儿跟您一点关系没有?”
高岸也看不下去了,问道。
顾道点了点头。
“要说一点没有,那是不可能的,让这么多人出辽东,没拦住是我的责任,我有管理不严之罪。”
“哦对了,私自送出淘汰的兵器,我也有罪,这个我也可以认!”
顾道很认真的说道。
管理不严算个屁罪?私自送出火枪这种国之重器,的确是有罪。
但是谁敢抓着这事儿问顾道的罪?这不是扯淡?你敢问辽东就能推出无数替罪羊。
“那这两万人的军饷,是谁在发?”这时候刑部尚书吴文涛问出一个关键问题。
兵你说得清楚,武器算是凑合过去了,那军饷这件事不能模糊了吧。
“什么军饷不军饷的,这个我哪里知道,不过他们给谁干活,谁给工钱吧。”
顾道说道。
939、少了,顾公你吝啬了。-->>(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