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86章 骨痨疑云,汪真林荐医藏何意(二合一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这次方言没有选择当着他们的面来开药方,就是想看看他们会不会等着自己开方子,结果这家人一点都没有犹豫,直接就跟着护士走了出去。

    等到他们人走了之后,方言才皱起眉头。

    什么情况?

    难道这家人和汪真林不是一伙的?

    方言脑子里又把他们刚才进来后说的话,从头到尾的在脑海里过了一遍,除了最开始回答的有些积极外,确实好像没啥问题,结核也是真的。

    毕竟身体上的变形是正儿八经的。

    总不能是回来传播结核病毒的吧?

    关键是骨结核属于是肺外结核,并不会传染啊。

    难道真是自己想多了?

    方言开始在脑子里回忆了一下汪真林之前行为的很多可疑的地方。

    廖主任调查发现汪真林在日本横滨的诊所原本生意不好,但最近突然有钱装修买新车,资金来源不明。

    他编造的经历漏洞百出,对中医专业知识掌握不足,还从日本回来,这些都让人怀疑他的真实目的。

    特别是他曾在日占区可能为日本人收集中医资料的历史背景,增加了间谍嫌疑。

    在晚宴上,汪真林主动和陆东华攀关系,被拒绝后仍不死心。

    后来在病人中散布“捐楼规矩“的说法,导致多位侨商家属一上来就提捐楼,这明显是刻意制造混乱或测试方言的反应。

    这种操作不像普通患者行为,更像是有人教唆。

    再来看这家人,他们与汪真林同坐一桌,患者声称汪真林是“家庭朋友“,推荐他们回国治病。

    但他们的反应有些刻意,当自己没按预期追问汪真林或捐楼时,他们显得错愕,说明可能事先准备过说辞。

    不过患者的病情真实,骨结核导致的椎体变形和疼痛症状无法伪装,住院配合度也高。

    比较关键的是他们的态度:当要求住院两个月时,他们毫不犹豫答应,甚至主动说“一年也能接受“。

    这家人病情真实且配合。

    另外,患者提到在日本经汪真林介绍治疗尾椎结核“治愈“,但实际复发扩散,这可能暗示汪真林或其关联的日本医疗方存在治疗缺陷,比如没有彻底清痰湿余毒。

    但话说回来了,这也没办法直接证据指向阴谋。

    所以方言现在初步认为,这家人大概率是“干净“的真实患者,但被汪真林当作“烟雾弹“利用。

    汪真林通过推荐他们,让关注点落在这家人身上,分散对他目的的注意。

    方言也不想那么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日本和天津那边都还在调查汪真林,好多事情其实不用自己操心。

    只要调查清楚后,汪真林有问题,自然有人收拾他。

    他拿起处方笺开始写方子:

    潞党参10g,焦白术10g,淮山药12g,生熟苡仁各12g,泽泻10g,赤白苓各10g,炒车前子15g(包煎),煨木香3g,陈皮5g,干荷叶1角。

    这个方子是围绕着健脾祛湿和胃来的,主要是针对患者的脾虚失运,痰湿又与结核余毒结合侵蚀骨骼的情况。

    简单来说骨结核的治疗核心就是清余毒、补正气、修骨骼,这个方子虽不直接杀结核杆菌,但通过健脾祛湿解决了患者的体质短板。

    相当于是釜底抽薪,解决最关键的问题。

    方言认为两个月左右,用着服药可以把问题解决。

    虽然这个人看起来有点问题,但是他毕竟是患者,而且还是正儿八经的投了钱的,方言改治还是得治。

    就在方言写好方子打算给护士,让她拿去药房煎药的时候,安东这时候推开门走了进来,对着方言说道:

    “师父,汪真林走了。”

    “走了?”

    “对。”

    “刚才和他一起的人叫了他一声,他和我们这边打了个招呼就走了,现在应该是去住院部了。”

    方言听到安东这话,对着他问道:

    “他在你们那边有做什么事儿吗?或者打听我的什么情况吗?”

    安东摇摇头说道:

    “就是很正常的沟通,一直都在讨论病人的病情,师公还问了他为什么不到这边来,他捐楼的事儿是他好心办坏事,所以不好意思过来。”

    方言皱起眉头,这个汪真林目标感越来越模糊了。

    好像今天是特意做给方言看似的。

    “师父,需要我去住院部盯着他吗?毕竟还有个肺间质纤维化的病人在那边。”安东这时候对着方言问道。

    方言想了下,摆摆手说道:

    “不用,那边的人我已经早就给他们知会过了。”

    安东听到这里点了点头。

    接下来,方言叫进了第四个患者。

    这位患者姓宋,是这批人里年龄最大的,今年已经六十岁。他由助理推着轮椅进来,方言之所以认得他,是因为宋先生之前上过香江的电视,他是做服装生意的,在当地小有名气。

    陪着他来的是他儿子,方言在接待宴上也见过。

    “宋先生,您现在主要是什么情况?”方言示意他们坐下,开门见山地问道。

    宋先生的儿子先接过话,语气里带着急切:

    “方大夫,我父亲十个月前在家走楼梯时摔了一跤,左手上臂骨折了。当时骨折养了两个月就好了,可没过多久,他就开始失眠、头晕。又过了一阵,早上起床时甚至会突然昏迷,我们一开始以为是癫痫,赶紧送他去香江的医院检查,结果什么问题都没查出来。”

    他顿了顿,接着说:

    “最麻烦的是最近三个月,我父亲开始双手发抖,右手抖得尤其厉害,而且越来越严重。这两个月下来,他已经没法自己穿衣、拿筷子、握笔了,连走路都走不稳,说话也变得慢吞吞的,半天才能说一句完整的话。”

    “我们后来又带他去欧洲的几家大医院检查,最后都说这是颤麻痹综合症……对!就是震颤麻痹综合症!”宋先生的儿子说着,还特意重复了一遍病名,怕方言没听清。

    “对对,就是这个病!”宋先生在一旁虚弱地附和,声音缓慢而含糊。

    “医院让我们住院治疗,我们住了半个月,又是吃药又是输液,可一点效果都没有。后来听人说您治病有

第1386章 骨痨疑云,汪真林荐医藏何意(二合一章)-->>(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