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必说,眼前这位犹太人,他的族群当中,还有不少人痴心要在关东建国。
    狼多肉少,各方纷争只是早晚的事。
    江连横呷了一口酒,默不作声。
    正在沉吟时,宴会厅内忽然响起一阵骚动。
    众宾客近乎同时转身,面朝厅内正前方的空地。
    乐声停止,棚顶的玻璃吊灯格外刺眼。
    明晃晃的灯影下,只见张大帅身穿戎装,其后簇拥着关外一众高管,满面堆笑地走上主席台。
    霎时间,宴会厅内的各国记者,纷纷涌到主席台前,端着照相机,噼里啪啦,闪出一道道如同枪焰的镁光灯。
    旋即,他们又连忙掏出巴掌大的记事本,随时笔录,严阵以待。
    张大帅微微抬起胳膊,朝在场的宴会嘉宾挥手致意。
    尽管他个头矮小,身量无异于一个抽巴巴的小老头儿,但言行举止间,确有几分枭雄气魄。
    “各位——”
    大帅身边的翻译官实时转述,除了通行的英文以外,竟还单独列有一位东洋翻译官。
    “雨亭不才,承蒙关东父老推举,由我出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今日宴请诸位友邦大使,以作公示……”
    讲话的时间并不长。
    无外乎声称“联省自治”乃是受命于民,今后关东外交事宜,烦请友邦大使,转而前往东三省保安司令部洽谈。
    凡此种种外交辞令,张大帅并不擅长,一听就是提前背好的词儿。
    唯独临了时,当着众多华洋记者的面儿,趁机骂两句吴秀才武人干政,算得上是有感而发。
    冷不防蹦出个脏字儿,连他自己都有些惭愧。
    “总而言之——”
    张大帅转身接过副官递上来的洋酒,朗声贺道:“为了东三省的长治久安——大家干杯!”
    言毕,宴会厅内顿时掌声雷动。
    西洋使团,连同各自家眷,纷纷鼓掌庆贺,更不用提奉张集团内部的一众高官了。
    然而,宴会厅内,最兴奋雀跃的,到底莫过于东洋使团。
    其中几人,甚至当众操起了东洋话,语调生硬地笑道:“为了张大帅的野望——干杯!”
    旋即,大家纷纷举杯,仰头酒尽。
    江连横立在会场的角落里,同样举杯遥祝。
    他饮下色泽鲜红的葡萄酒,目光透过高脚杯的杯壁,远远望向那几个东洋大使。
    玻璃杯的弧度,使得小东洋的身形变得扭曲、夸张、近似于非人,连那喜悦的笑颜,似乎也随之变得有些病态。
    江连横恍然发觉,那几个小鬼子有点眼熟,正是前不久在大帅府院内,见到的那个秘密使团。
    只不过,人数少了许多,其中也并未发现武田信的身影。
    “张大帅现在跟东洋人走得更近了,不是么?”
    范斯白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江连横闻言,不禁点了点头。
    这种细微的变化,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
    想当年,张大帅刚刚发迹时,仰仗的是前清余势。
    虽说早在绿林混迹那会儿,他就曾经跟小东洋打过交道,替小东洋游击过毛子。
    但在那时节,联合鬼子,驱逐毛子,乃是朝廷内外一致认可的主流策略。
    其后,他又试图傍靠方大总统。
    小东洋根本看不起他,他也没资格跟小东洋交换利益。
    直至大总统暴毙,老段倒台,宗社党烂泥扶不上墙,张大帅才算正式被小东洋当成是个人物看待。
    即便如此,老张也并未如此逢迎过小东洋。
    但现在不同了,前线战事失利,麾下的实力无法满足日益膨胀的野心,他渐渐变得愈发主动,甚或投怀送抱。
    “是啊,那能咋整,这事儿横竖轮不着我来操心。”
    江连横嘴上满不在乎,暗地里却有些惴惴不安。
    当然,这只是一种感觉。
    他说不清楚其中的具体缘由,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绝不仅仅是因为江家曾经杀过两个小东洋。
    范斯白点点头,转而笑道:“那倒也是,局面越复杂,对我们这样的人来说,反而越有好处。”
    “我是什么人?”江连横忽然问。
    范斯白略感困惑,皱着眉头说:“生意人,
第一百四十一章 探底-->>(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