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竹,对应不同品秩,朝上官员对着笏板记事,下了朝再回去比对,查缺补漏。
    “今日朝事有二,一为西域重开商路,二为重农,请诸臣在陛下面前议一议吧。”
    在龙椅上端坐的刘据,朝着丞相李蔡点了点头,
    坐到这个位置,便宜老爹与自己说过的有些话,都更通透了。
    皇帝手中最大的权力,
    一是用税收控制万民,二是用官职控制官员。
    万事万物有利有弊,刘据用考成法,使吏治澄清,朝堂上人才济济,可相对的是,他手中的权力,被分出去了一部分。
    唯独刘据能这么做,等到下一任皇帝继位,可就要把这些散出去的权力收回来了。
    现在刘据心中还是更倾向于大儿子,
    刘据,刘进,刘病己。
    应是能将大汉国祚延续下去。
    群臣面面相觑,无一人想要先开口,他们背后都是不同的勋贵,既然是勋贵,现在就没有不投资海运的。
    李蔡所提的两件事,无论是再开西域,亦或是重农,都是在打压海运!
    也是实打实的削百官利益!
    “陛下,微臣请奏。”
    丞相李蔡闻声望过去,有些意外,这道声音竟是从武官一侧传来的,
    只见征匈时自主一路的将军韩说,
    挺身开口。
    “韩将军,说吧。”
    “是,陛下。”
    “微臣以为,海运断不可滞!”
    韩说言简意赅,不顾卜式愤怒的视线,直接就说了出来。
    说出之后,文武百官俱是赞同,
    “韩将军说得是。”
    “海运为大汉之基!”
    “唉,怎可停海运呢?”
    霍光在下皱眉沉默。
    暗道,
    此事太不好办。
    海运是唯一一件,能让文武官员同时受益的项目!
    武将可以开海、沿线戍守,反正海运存在一天,就需要大汉士兵保驾护航一天。
    那文官更不用说了,他们一手主导海运,海运能发展如此快,也是文武齐心的结果!
    但同样,
    西域叛乱、农业不振,也皆是因海运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