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昭平君如何就是好官了?”
    刘彻脸上一喜,
    “你若想知道,朕就与你多说道说道。”
    “是,陛下。”
    “你觉得好官的好,是朕评的?还是其治下百姓评的?”
    小猪此一问极深,直接一竿子捅到了湖底,若是小熊在此,听到便宜老爹如此问话,第一时间就会窥到其言外之意,
    评价好官的主体是什么?
    一个好的官员,是对上的,还是对下的?
    换句话说,
    地方官员,要对中央负责,还是要对治下百姓负责。
    可包桑听不出这些言外之意,想了想,就说道,
    “小的觉得,既是好官,那就应是陛下眼里的好官,也该是百姓眼里的好官。”
    “平庸。”
    刘彻手指包桑笑骂,继续道,
    “你所想的,都是庸人之见。
    既是地方官吏,如何能做到两全?
    朕只说一处,前线为国打仗,要各郡县加征粮税,
    一郡守,他若是为了百姓而不征少征,是耽误了国之大计,
    他若是为前线战事强征了,百姓又要饿肚子了,如何能称颂他为好官?
    瓮里能煮白米,却煮不出道理,也没那么多的道理可讲,
    为官之道,便是在这取舍二字,要按你这说话,那当官未免太容易了些。”
    包桑懵住,听得是云里雾里,
    看到包桑这样子,刘彻忍不住开心大笑,
    “多少人想听朕说,还听不到呢。
    你是傻人有傻福。”
    刘彻知道一切,士、农、工、商想得是什么,他都知道,
    百姓生活的难处他知道,官员做的难处他也知道...知道是知道,可他不会去共情,
    毫无感情、以绝对理性的态度,控制整个大汉帝国。
    从结果来看,匈奴确实是灭了,个中付出多大代价,也不会有人想知道。
    “是,陛下,小的太笨。”
    刘彻呵呵一笑,
    “只不过,昭平君所做,都是徒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