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29章 群众里面有坏人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根据当时在筑堤现场的官员和民夫口述,堤坝是突然垮塌的,导致很多人根本来不及疏散逃离……”

    李明沉吟着,思考这其中隐藏的含义。

    如果不是工程质量问题,堤坝真的是因为不堪重负才发生崩溃,是不可能没有一点前兆的。

    怎么会没有工人发现、提前撤离,或者发出哪怕一点预警呢?

    综合大坝“屹立不倒”和“猝然崩溃”两条情报,只能得出一个自相矛盾的结论——

    滑州大堤可能质量很好,但滑州大堤质量很好不大可能。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李明眉头紧锁,心中隐隐有了一个猜测。

    但是他没有证据。

    李明感到心里堵得慌,疲倦地揉了揉眼睛,闷闷不乐地离开座位,掀开了帐篷的帘子。

    帘子外面,就是刚整修的新·黄河大堤。

    李明的皇家“行宫”其实就是一顶行军大帐篷,直接就建在大堤顶上,意为“人在堤在”。

    在他的表率之下,滑州的官员没有人敢窝在安全的后方,一个个都把家临时安在了大堤上。

    更不敢在新大堤的建设上偷工减料。

    毕竟自己和身家性命字面意义地“压”在了上面。

    “这下总没有人敢建个豆腐渣工程出来了吧?”

    这时候雨已经停了,李明一个人信步来到大堤的顶部,用脚尖蹭了蹭土坝。

    确实挺结实的,只蹭掉表面的一层泥浆。

    问题是,根据现有证据来看,轰然倒塌的原·滑州黄河大坝也很结实,一点也不像会溃坝的样子。

    “灾祸……真的是毫无预兆的天罚么?”

    李明靠在堤岸边,望着奔腾的黄河水出神。

    此时,奔腾的黄河水还算乖巧,被稳稳地限制在新河道里——

    新河道原本是一条叫做“汴水”的河流,从北向南汇入淮水。

    现在,可怜的汴水被黄河夺舍了,河道被狂暴鸿儒,一下子宽了许多。

    所幸,在民夫们的疯狂劳动下,新河堤还是挺结实的。

    加上这仿佛卡尼期洪积事件的大雨终于止歇。

    总算勉勉强强地将黄河这条巨龙给锁住了。

    当然,李明知道,将黄河锁在新河道是一种难度,让黄河流回原有的故河道是另一个维度的难度。

    黄河回不去,那么眼前的安稳景象就只是一种错觉。

    作为天下之主,李明人虽然在滑州,但是仍然在不断地接收着来自全国各地的信息。

    滑州的情势在不计成本的救援下,大约算是稳定了。

    可是从汴水河道到淮水流域,一直到奔腾入海,狂暴的黄河一路席卷,沿途州县都已是水漫金山,被泡在黄汤里头了。

    偏偏这一带也是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核心地带。

    救灾和善后,又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一塌糊涂,一塌糊涂啊……”

    李明气血上涌,不由得握紧了双拳。

    怎么回事,溃坝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是天灾还是人祸?

    如果是人祸,那谁应该为此负责?!

    “陛下……”

    身后传来一个不是很有底气的声音。

    李明倏然回头。

    是来俊臣,相貌一样的猥琐,只是态度比以前恭敬了许多。

    现在的李明虽然同样的不讲排场,可是浑身都带着威严的气质,让来俊臣不敢像过去那样,吊儿郎当地喊一声“明哥”。

    而在来俊臣的身后,狄仁杰反倒是一如既往的内敛谦逊,态度如常,并没有表现出比以前更强烈的敬畏之情。

    “你们把案子查清楚了吗?”

    李明平静地问。

    所谓“案子”,便是这次滑州黄河大堤溃堤的真正主因,到底是不是责任事故,是不是因为马周等官员偷工减料、玩忽职守造成的。

    不过李明没有把这个问题明着问出来。

    他不想事先定下基调、疑罪从有,强迫两位特务头子审出来一些事实上并不存在的“犯罪事实”。

    李明固然很生气,但还没有失去理智到不顾“实事求是”这条祖训的程度,先射箭再画靶子。

    “这个嘛……”来俊臣有些缩了,低着头不敢看他。

    刚看他这扭扭捏捏的态度,李明便多少猜出来了答案,

第429章 群众里面有坏人哪!-->>(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