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是直接和李明交锋数次,惹出了恩怨的。
    万一,他是说万一……
    他看错了李明。
    万一李明像隋炀帝杨广那样,是条小心隐藏獠牙的野狼。
    一旦父皇不在,就会伺机向哥哥复仇。
    那,可能就真的再也……
    李世民咽下心中的不安,亲自迎了上去。
    “父皇。”
    李承乾含着热泪,无语凝噎,半晌才吐出两个字:
    “保重!”
    “你……”李世民有些卡壳,勉强做出笑脸:
    “你保重身体,等吾凯旋。”
    告别了儿子女儿们,他便跨上白马,自领一军,从太极宫北的玄武门出,直奔朔北,百骑劲旅护卫左右。
    没有践行宴,没有百官相送,一切以快速行军为要。
    一同随行的,还有定襄道行军大总管、兵部尚书李世绩,以及两位行军副总管,吏部尚书侯君集、工部尚书薛万彻等。
    当然,从长安出发的,只是此次征讨薛延陀的一小部分军队。
    而且几乎全部是负责皇帝陛下安全的卫队。
    战争的主力,从全国近千折冲府抽调的具甲步兵、骑兵,一共八万余人,已经在云州至夏州一线部署到位了。
    在将无统兵之权分离的大唐,兵将作战就是这样分头行动的。
    只等主帅一声令下,便度过大河、翻越长城、穿越大漠,向薛延陀聚居的漠北草原进发。
    …………
    从太极宫向北,要先穿过北禁苑。
    军队行进在林间的大道上,远远能望见一座佛寺的塔顶。
    感业寺。
    李世民路过此处,不免心中有些感叹。
    去年的这个时候,他就是在此地召集所有皇子,举行秋狩。
    顺便为李建成、李元吉续了香火,把两个皇子过继了出去。
    也就是在去年,那个差点被过继出去的小孩,在李世民的怀抱下,半坐在了龙椅上。
    短短一年,沧海桑田啊。
    那娃娃如今居然真的坐上了龙椅,操持国务了!
    “不知他会把国家治理成什么样子,如果搞得一团糟,老子必不饶他……”
    李世民正心里嘀咕着,前军却起了骚动。
    “发生了什么事?”
    他立刻警惕起来。
    不是因为他怂。
    而是这一年里,针对他本人和皇室成员的暗杀实在是一只手都数不过来。
    传令立即回报:
    “启禀陛下,是……太子殿下,太子殿下跪在道旁,似是为陛下送行。”
    承乾?他做这一出是作甚?
    李世民驱马上前。
    确如传令所说,太子一身戎装、束发,像个真汉子一样忍着腿疼,正跪在道旁。
    “父亲。”
    李承乾抬起头,充满感情地呼唤道。
    一声父亲,而不是父皇,把李世民涌到嗓子眼的责问又给堵了回去。
    他的表情立刻柔和了下来,有些嗔怪地说:
    “你身体不便,别太勉强自己了。
    “不是已经送过行了么?先回东宫休息吧。”
    李承乾又把头低了下去,作揖道:
    “父亲,请允许孩儿,随您一同出征吧!”
    李世民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你的一番心意吾领了,但战场非儿戏,何况还是远征漠北荒芜之地。
    “你就在宫里等着捷报吧。”
    但李承乾还是不走,突然哭了起来,断断续续地说:
    “自从住进嘉德殿以来,孩儿便与父亲日益隔阂……
    “父亲此去,孩儿怕再无机会与父亲见面……”
    看着长子哭成这幅模样,李世民心里又泛起一阵强烈的酸楚和内疚。
    “孩儿怕!父亲走后,孩儿……不知会发生什么!”
    李承乾泣不成声,把脸埋在地里。
    你原来也害怕被李明报复么……李世民心中感到十分凄凉。
    自己出征时,李承乾该如何安置,李世民其实做过很长时间的思想斗争。
    在李明和房玄龄的再三保证下,他才勉强放心,保持一切照旧。
    但是,李承乾的眼泪让他心软了。
    李明的承诺,李世民还是愿意相信的。
    可李明是有鹰犬爪牙的。
    那群人会不会拿李承乾开刀?
    难说,真的难说。
    长子只有一个,生命只有一次。
    不能赌,不能赌。
    心底里好像有一个声音在说:
    来日方长,李明和李承乾有的是时间修补关系,但不是现在。
    自己外出,两人矛盾尚尖锐,应先将两人隔离开,将李承乾置于远离李明控制之地。
    也就是,朕的身边……
    李世民心一横,利落地问:
    “承乾,可会骑马?”
    李承乾精神为之一振,嘴角勾起一个真诚的笑容:
    “孩儿骑马比走路了得!”
    …………
    “以中书侍郎杨弘礼暂领吏部,吏部侍郎高季辅暂领工部,刑部侍郎张行成暂领兵部。”
    皇帝御驾亲征后,监国李明下达了第一道重要政令。
    不出所料,还是人事任命。
    治国就是这样的,大臣只需要做事
第209章 父皇,李明好可怕呜呜呜-->>(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