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延陀真珠可汗夷男,是你是吧?
    踏马的,每次扫黑都有你!
    就你还想和大唐和亲呢?
    洗干净脖子乖乖等着,等到秋天,看天兵灭不灭你就得了!
    天之子、天下人的共主、四方蛮夷共同的天可汗。
    岂是如此任人揉捏的软面团!
    “阿……阿爷?”
    看着李世民这激愤的表情,李明突然有点心虚。
    我去大哥,你可千万别动真格严查啊,万一真查出来点什么呢……
    “别怕,阿爷我一定会给你和你的姨娘们一个交代。”李世民信誓旦旦地说:
    “阿爷我一定讨灭薛延陀,把夷男的头盖骨带回长安,祭祀她们的在天之灵!”
    咦?这锅怎么飞到铁勒老哥头上的?
    李明一怔。
    唉不过算了,反正他们也没有否认……
    …………
    端午节是“佳”不起来了,一切庆祝活动戛然而止。
    后事自有宫人打扫,杨氏和其他姨娘们在宫女宦官的陪护下,心情沉重地回到了立德殿。
    为了安抚杨氏的情绪,李世民也不再打扰她,还贴心地准许李明晚上回立德殿,多陪陪她。
    安抚完其他女眷,杨氏坐在床沿发呆。
    王氏虽然和她斗了大半辈子,但一个大活人,突然就在眼前没了,她不可能一笑了之。
    武媚娘更是令她感慨。
    虽然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武媚娘终归是在她落魄时,唯一会来立德殿看望的后宫之人。
    而且在感业寺修心以后,武媚娘爱搬弄是非的毛病也改了许多。
    一个十几岁的花季少女,就这么逝去了……
    “阿娘,人各有命,别太伤心。”
    李明摸摸杨氏的头,今天可算倒反天罡了。
    作为在辽东深造过的狠角儿,他觉得自己是有这个立场这么劝人的,没毛病。
    杨氏惆怅地抬起眼睛,看着自己的儿子。
    忽然,她有一种奇怪的感觉。
    都说母子连心。
    同样的,儿子如果干了什么坏事,母亲也能比旁人更敏锐地察觉。
    “这次灯台倒塌的事故,负责修缮的内侍省恐怕逃不脱干系吧。”她说。
    “大概吧。”李明不置可否地点点头。
    不谈那两个罪有应得的女人,躺枪的内侍省是这次事件的唯一无辜受害者了。
    出了这么大的事故,处理一定很严厉。
    免不了几人被革职降职,说不定胯下这一刀就白挨了。
    “内侍省也是晦气。”杨氏叹了口气,直视着儿子的双眼:
    “新招了许多宫人,干事不够牢靠,没有妥善修缮灯台,招致了这场无妄之灾。”
    “大概吧。”李明不知道母亲为什么要提这一茬。
    “招人的提议,明儿,是你向陛下提出的吧。”
    杨氏的声音不再惆怅悲切,恢复了平静。
    李明也淡然地与母亲对视,无可奈何道:
    “谁知道事情会发展成这样,真是世事难料啊。”
    “是啊,世事难料……”杨氏凝视着儿子平静的面庞:
    “那个新来的宫女胡三娘呢?她后来去做什么了?”
    “好像是被内侍省分配去筹备端午节典礼了。”
    “嗯,具体做什么工作你知道吗?”
    “谁管她,那家伙笨手笨脚的,打碎了阿娘最爱的盘子。”
    “哦。”
    母子俩便结束了对话,熄灯睡觉。
    在黑暗中,杨氏小声问:
    “王氏尚可理解,为何连媚娘也……”
    李明沉默了好一会儿。
    良久,他轻声回答:
    “总是有理由的。”
    杨氏一怔,轻轻叹了口气,带着几分苦涩的笑容:
    “你这孩子,果然有几分他的影子。”
    母子二人便再也不提这个话题了,好像王氏和武媚娘从未存在过一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