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让他亲自下到田畈里,向农民一个一个宣扬教化吗?
    大唐这么大,他也走不过来啊!
    “扶持庶族寒门?”
    李世民早就想过这个主意,但现实不可行。
    寒门哪有什么人才?
    就算依照隋制开了科举,大家公平竞争、各凭本事,考取的也是清一色的士族子弟。
    因为印刷一本书动辄需要刻几十上百张雕版,成本太昂贵了,普通人家根本负担不起。
    老百姓连大字都不识一个,怎么和传承悠久的世家同场竞技?
    考试是公平的,只是对一部分人更公平。
    所以结果是,士族仍然是朝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他李世民命人编撰《氏族志》,虽然有打压不安分的河北士族的用意。
    但“编撰氏族志”这件事本身,就是对士族体系的官方认可。
    然而,李孝恭的死让形势出现了变化。
    宗室式微,朝廷的力量开始微妙地向士族倾斜了。
    他们已经敢在《氏族志》这种貌似无关紧要的地方,对皇帝上眼药了!
    见微知著,政治机器李世民嗅到了危机的气息。
    大唐的天下才刚打下来多久?
    他这个武功盖世的功勋皇帝、北疆诸国的天可汗,还没死呢!
    士族的力量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了?
    等他、以及见证过他丰功伟业的这一代人,逐渐凋零在历史长河以后。
    那些士族会干出什么,李唐的未来会变得怎样,他都不敢想!
    清理又清理不得,日久又必生乱,该如何是好……
    “陛下,请别因为那顽童生气。韦府事小,龙体事大啊。”
    韦贵妃施施然从后殿出来,为李世民的额头殿上驱蚊醒脑的雄黄酒,一边茶里茶气地说着。
    大意是:
    陛下千万别打死李明那小王八羔子啊。
    李世民面无表情。
    他郁闷不假,但气的不是李明。
    气的就是她娘家韦氏。
    作为关陇集团自己人,居然胳膊肘往外拐,给河北士族撑腰了!
    要不是有李明这个出气筒,他现在已经对韦珪甩脸色了。
    “呼……你说得对,不该生气。”
    李世民长出一口气,嗅着雄黄的药味,渐渐沉静下来。
    韦珪趁机吹起了枕边风:
    “子弟们整天都跟着‘那位’殿下瞎胡闹,不但学业荒废,对陛下、对朝廷也越来越没了敬畏。
    “这股歪风邪气得要刹一刹了。”
    李世民沉声道:
    “你说得对,是得刹刹这股风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