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0章 三面合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益州,建宁郡,滇池县。

    滇池旁,临时搭建的祭台之上。

    “……今日,本将以大魏领军将军、闻喜公之位与建宁郡诸君盟誓。各邑长弃蜀归魏,依旧各为邑长统领本部,世世盟好,无需租赋,大魏永不征讨!郡中大姓每姓表关内侯一人,各选子弟入太学进学,日后可在大魏为官!”

    随着毌丘俭的话音落下,随行的译者也将此话用本地土语告知本地各蛮夷獠人首领,而后祭天焚表,盟约已成。

    这等条件对南中汉人大姓是个确定利好,政治上的地位得到确认,子弟在朝廷的上升通道也开始打开,洛阳二百年汉都,是公认的天下腹心之地了,能去洛阳再好不过了。相比之下,成都又算得上什么?对本地各首领也是利好,起码不用再向成都缴纳金银漆料及各类军资,即使交的并不算太多。

    实话说,毌丘俭也只是暂时许诺以安众人之心。至于来日的事情,待平定蜀地之后再说吧。

    从毌丘俭的视角来看,此时南中各郡的发展状况是比交州交趾郡更加落后的,甚至可以说远远不及。

    南中之地夙来复杂,而建宁郡的滇池县恰好是位于南中各郡的中心之地。昔日诸葛亮征讨南中之时,兵力最终止于滇池,而后北归成都。当时诸葛亮三路齐进,总兵力也不过二万之数。

    毫无疑问,三万级别的兵力打到滇池之旁,在这片土地上还是第一次发生。

    此前数月,随着毌丘俭进兵的推进,蜀国也相应做出了反应,聚拢兵力准备抵御。

    诸葛亮曾经征讨南中,大胜而还,但南中只能称得上‘粗安’二字,多年叛乱频仍。成都朝廷对此也无力阻止,只能维持表面上的安稳,对南中各郡的本地蛮、夷、羌、獠予以官职,建立了一个广泛但不深入的行政系统,归于庲降都督进行管理。

    庲降都督马忠从驻地味县出发,领本部四千步卒南下滇池、俞元

第90章 三面合围-->>(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