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节点,诸葛亮已经做出了放弃阳安关的决定了。
    就在此时,从西陵而来的征东将军司马赵熙来到阳安,求见诸葛亮。
    诸葛亮的面色并不好看:“文长那里如何了?”
    赵熙将魏延嘱托他的话语都认真与诸葛亮陈说了一遍,而后拱手道:“丞相,魏将军虽未令属下言说,但属下在途中一直在想,朝中能不能给魏将军处增些援军来?彼处局势属实危殆!”
    诸葛亮挑眉深深看了赵熙一眼:“并非本相不愿援他,这个阳安关恐怕再守几日,也就守不住了。”
    赵熙脸上露出惊骇之色:“此处局势也危殆如此吗?”
    诸葛亮缓缓点头。
    不论是诸葛亮还是赵熙,都对此处的地理了然于胸。
    白水关在南,阳安关在白水关东北,阴平桥头在白水关西北。如果阳安关守不住,魏军可以自东向西通过白水关前,转向西北,与阴平桥头处的魏军一同将彼处守军前后夹击!
    放弃阳安关,等同于将阴平也一并放弃!
    赵熙一时没有说话,心中消化着诸葛亮方才话语的份量。而诸葛亮也同样沉默,他不是心中无感,而是实在没什么好说的了。
    最晚不过三、四日之后,诸葛亮就要从阳安关向后大踏步的撤到白水关处。他此前已经给阴平桥头处对峙的王平去了军令,命王平全军徐徐向白水关回返靠拢。
    实际上,所谓奇策、奇计之类的手段,在这种战事中已经完全派不上用场了。魏国以举国之力来攻,单单诸葛亮部在白水就要面临四万敌军,怎么可能在关外野战中争得过魏国?
    争不过,就要弃了。以土地换时间,保留士卒,以备接下来的大战。
    经过一个月来防守阳安关的过程,诸葛亮已经全然感受到了魏军的求胜心和战斗欲望,而且由于皇帝亲为主帅,麾下将领们的作战风格也异常刚猛,全然不吝惜士卒性命。
    兵法纵有千百句,倚多为胜四字始终当为第一。
    白水地势更加险要,退到白水就
第80章 东西并危-->>(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