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2章 诸葛回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背。

    与此同时,堂中的王平、胡济等人也渐渐面露凝重。二十三万军队,这个数字听起来如此合理,以至于他们即刻就相信了钟会所言的真实性。

    诸葛亮并没有继续发声,而是接过来那封魏国写作的檄文,徐徐看了几遍,将其放在了桌案之上:

    “这封檄文本相看过了,汉与魏对立多年,本相也想请你与那曹睿回报一声,天命不在魏而在汉,不义之兵终将败退,若他识得胜负之理,不若也向大汉请降,本相做主请陛下以其籍贯谯县封其为谯王。”

    这般话语钟会没办法接,只得拱了拱手,表示自己听到。

    “今日见面就到此吧。”诸葛亮道:“回去告诉曹睿,本相就在白水等着他来。另外,本相再遣一人与你同去阳平关。”

    “陈校尉。”诸葛亮伸手指了指与他从成都同来白水的陈祗:“本相稍后也拟一封信,由陈校尉去一趟汉中,将本相书信递给曹睿。”

    “属下遵令。”陈祗没有半点含胡,拱手应下。

    陈祗乃是刘禅最为亲信之人,三十岁就奉旨做了侍中,此番诸葛亮北上,陈祗身上也加了长水校尉之职,负责为诸葛亮统领亲卫军队。

    换句话说,书信所能传达的力量总是比不过使者的。曹睿派了一个十四岁的少年来,又是颍川钟氏高门之人,那他就将许靖兄长的外孙派到魏营中去,有来有往。

    诸葛亮下了命令,并无一人敢于耽搁。不过半个时辰之后,等诸葛亮写好了书信,陈祗就率着十名随员从白水关与钟会一同出发北上。

    陈祗身材高大、相貌威严,在途中屡屡和钟会言谈。钟会虽是年少,一直也以家中高门和自己才智自矜,如此年少就做了散骑侍郎,更是以此自得。与陈祗交谈的过程中,钟会也感叹于陈祗的智谋与言辞不下自己。

    若细细说起,无非就是陈祗反复套话、钟会反复识得和反套话,二人彼此不断暗中较量的这一过程。

    钟会到达阳安关的时候,恰好是七月一日晚。

    七月一日,曹睿在沔阳城南设坛祭祀天地,并号令北路大军出兵。与此同时,满宠在枝江城南以假节钺、荆南都督、征南将军、昌邑公的身份也与黄权二人代皇帝祭祀天地,宣告出兵。

    北路、东路共二十万大军,一日之内齐动。

    七月二日,在阳安关东北一百里、距离阳平关五十

第72章 诸葛回信-->>(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