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配。
    让张郃都督雍凉,这是信任、也是无奈之举。
    唯有曹真督关西、曹休督扬州,这两名姓曹的宗室重将才能真正让皇帝放心。
    当下若是曹休不在,哪里还有姓曹、姓夏侯的将军可托重任?
    当下扬州兵力为大魏诸州之冠。大司马曹休统辖外军五万八千众,州郡兵近两万,而且还有昔日俘虏的五万吴军青壮、现在用作屯田兵的。
    这般兵力,已经超过大魏总兵力的四分之一了。如何让皇帝能放心托付给异姓将领?
    曹氏子孙,安能不多疑?
    这就是董昭在赌、欲让皇帝移驾许昌的底气。
    曹睿转头看向司马懿:“朕记得黄初年间,司空为抚军大将军时常至许昌是吧?”
    “先帝在许昌待过多久?”
    司马懿心中微微一叹,看来陛下这是对董昭之语心动了。
    先帝在许昌待过多久,皇帝能不清楚吗?至于来问我么?
    却也不能不答。
    司马懿拱手应道:“禀陛下,先帝在位七年,八次行幸许昌。”
    “黄初三年,先帝在许昌驻跸了八个月。”
    “四年九月至五年三月,在许昌驻跸六个月。”
    “五年十月至六年三月,在许昌驻跸五个月。”
    司马懿总结道:“先帝常至许昌,而且是经常久驻。”
    曹睿看向董昭:“董公是从这里来论的吗?朕到了许昌,难道就能将淮南之事顾得过来吗?”
    董昭答道:“若是论对东吴战事,许昌自然是比洛阳好太多的。”
    “先帝征吴之前,就常驻跸许昌、集结诸军而后进发淮南。”
    “其一,许昌离东吴更近,水利更佳”
    “洛阳四塞之地,若从洛阳出兵,行经黄河,由荥阳水门转入蒗荡渠,经蒗荡渠顺流而下入颍水,循颍浮淮而至寿春。”
    “而许昌漕运便利更佳,东北临洧水、西南临潩水,可直接入颍水后、顺流而下至淮水。”
    “其二,许昌乃是后勤枢纽,比谯县更佳。”
    “自建安元年、许昌开设屯田后,积谷许都,以制四方,此乃国家定制。”
    “且许昌亦有武库,与洛阳武库呼应、号为别库。”
    说着说着,董昭指向司马懿:“昔日先帝征吴之时,常令司空居于许昌总理后方之事。”
    曹睿颔首,轻声说道:“吾东,抚军当总西事;吾西,抚军当总东事。”
    司马懿点头示意,可心中依旧不解。这是昔日先帝下给自己的诏书,陛下即位都多久了?怎么还能记得这么清楚呢?
    董昭继续道:“其三,陛下去岁征蜀、得汉中而还,有大将军都督关西、全然无忧矣!”
    “中军不必备蜀,则可以尽数向吴!中军居许昌、可以控荆、扬二州!”
    曹睿当然知晓董昭的意思。
    不新设都督是合自己心意的,移驾许昌自己也能同意。
    从地理、后勤、军略上也样样合理。
    但是最关键的问题,该用什么样的理由说服众臣呢?
    就为了不设都督?
    洛阳远,许昌也没近到哪里去!
    洛阳到许昌三百里,许昌到寿春九百里。节约四分之一的路
第4章 监护诸军-->>(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