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章 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8600)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形容、呼之欲出的寂寞。

    虚无回见这个自己深深崇拜、敬爱的男子,如今竟是这般模样,愣了许久,心底忽地涌出一种莫大伤悲,有两行清泪,从脸颊滑落。

    “哥!”

    能够被虚无回如此称呼的人,普天之下也只有一个,那便是盘星领袖虚易之子,称号“气王”的武道巅峰强者,虚无一。

    年轻人上前两步,拂去她面上泪痕,淡然道:

    “无回,你是为那枚妖星而来?”

    虚无回螓首轻点,刚要说话,就见虚无一转过身去,目光似是横越无穷星海,落到某处虚空,语声悠悠,带着一种洞穿人心的意味,徐徐道:

    “虚易是否认为,那人乃是魔道强者,让你们不可轻举妄动,令他先去祸害大千世界,为日后大计铺平道路?”

    虚无回颔首,显然早已熟悉了虚无一的神通手段,对此并不感到惊讶。

    虚无一摇头道:

    “修武修道,都在乎纯粹,像虚易这样修炼,虽是臻至极高境界,也会分了心神,无法洞穿武道中真正精微玄妙之处,更难以穷尽任意一途。”

    即便是对自己的亲生父亲,虚无一也没有丝毫敬畏之心,信口点评,他望着那里,目光蓦然变得炽烈。

    “所以,他看不出来,那人根本不是魔道强者,相反,此人的拳意之刚强,实乃我生平仅见,这分明是一位武道上的大成就者。”

    虚无一目中又多了一份执着,对于超越的执着,这执着冲散了那种寂寞、凄清的气质,让他整个人变得无比纯粹。

    虚无回看着这样的哥哥,身后披风席卷,心中却又是一痛,知道他的心中,终究只有武道二字,容不下任何儿女情长。

    虚无一转过身,看着虚无回,目中神光灼灼,轻描淡写道:

    “这一次,我要亲身前往大千世界,见一见这位强者,同他印证一生所学!”

    虚无回一惊,下意识问道:

    “哥,可你若是走了,这死寂天牢……”

    虚无一负手而立,向前缓行,只扬声道:

    “我虚无一要走,谁拦得住?七位大臣不行,几大家主不行,虚易……更不行。”

    言语落定,虚无一已消失在幽暗虚空中,余音悠悠回荡,虚无回眺望他的背影,良久不语,只是长长一叹。

    ——

    玉京城,武温侯府。

    西北角的偏僻院落中,一位身披青衫,眉清目秀的少年人,生了一盆炭火,摊开书卷,正在读书。

    读罢应付科考的经义策论,少年人又翻开一本笔记,这其中内容,皆是荒诞不羁的神鬼之事,不为读书人所取。

    不过,少年人仍是看得津津有味。

    自从二十年前,那场波及中州,覆灭整个大禅寺的天灾后,怪力乱神之事可谓层出不穷。

    少年人虽是在武温侯府中,也时常有所耳闻,更好奇不已。

    洪易之所以追寻这件事,还有一个原因。

    据传说,玉京城外的西山,正是二十年前那一次大战后,自天穹坠入太始山的一座峰头。

    朝中诸位高人,尤其是武温侯洪玄机,认为此山不祥,当以龙气镇之,便施展大法力,将此山从中州一路挪移来了玉京城外,名为西山。

    少年人洪易的母亲梦冰云,乃是青楼贱籍出身,以小妾身份嫁入侯府,死后也无法进洪家的宗庙祠堂,便埋在了西山,只有孤零零地一座坟。

    如今的礼部尚书、当朝名臣李神光,当年就曾根据此事,上书抨击洪玄机,以及他一手开创的理学宗派。

    “大乾四十年,荧惑逆行,侵逼帝座,夜有赤彗贯斗牛之分,此乃上天示儆,社稷倾危之兆也。

    臣窃观太师洪玄机,执掌经筵,倡言‘存天理、灭人欲’,其说似正而实谬。夫天道贵生,圣人制礼不过导民以和。

    今玄机之徒,以理杀人,视万民如刍狗。都门内外,冻骨塞途;江淮之间,饿殍盈野。

    此等酷烈,上干天和,故有妖星示变,此非洪学乱政之明验耶?

    更可骇者,妖人藉此戾气,聚蛟党于东海云雾山、妖神洞,集怨气为幡,屡屡进犯中土天洲,为祸甚广,气焰猖獗。

    此皆朝中邪说横行,致令妖氛外炽。昔圣皇制礼而百灵效顺,今洪学肆虐则群魔乱舞,得失之鉴,昭昭若揭。”

    洪易虽是洪玄机亲子,但对自家这位父亲开创的理学门派却从不认同。

    并且,他因出身卑贱,在武温侯府中受尽了委屈,可洪玄机却从未过问过,对他母亲之死,亦是多有遮掩,冷漠至极。

    是以,洪易每每读到李神光这篇类似檄文的上书,总觉心头热血沸腾,一片通泰舒畅,恨不得长啸抒怀,一泄心头之恨。

    他也曾多方打听过,最后一段中所说那名妖人的来历。

    据说二十年前,朝廷起兵攻打大禅寺,在即将大功告成之际,忽有大星坠地,令得大军几乎尽墨。

    这妖人第一次现世,正是在那大星坠地之处,神思混沌,总是胡言乱语,偏生一身拳法道术强悍得不可思议,在天下间挑起好大事端。

    云蒙帝国第一圣地玄天馆、第二圣地天龙道,西域火罗帝国圣地精元神庙,中土各大世家……等等大宗门阀,此人都曾挑过一遍,且皆能全身而退。

    他最富盛名的一战,便是在东海尽头的云雾山、妖神洞,镇压了盘踞此地的大力金刚神猿始祖,天妖巴,占山为王。

    据说这种神猿乃是上古神魔的一种,金毛坚逾金铁,刀剑不伤、劲矢不入,力大无穷,更是智慧通灵,精擅武道。

    他们的身体和人身结构相差不大,气血却要浩瀚雄浑得多,一旦将武道修炼到极高境界,战力比起同境武道高手,要足足强上十倍。

    有一位上古圣皇,就曾降服过一头手段通天、修炼到人仙境界的大力金刚神猿,令其看守天马。

    云雾山妖神洞,正是大力金刚神猿繁衍生息之处,其中不乏神猿武圣,修成大宗师者更比比皆是,还有一批精擅道术的神猿,为天下禁地。

    那妖人自从占据此地,便将其中十之八九的神猿都纳为己用。

    这样一股战力,比起当年大禅寺的五百罗汉、一百零八菩萨、四大天王,都要丝毫不差,甚至是犹有胜之。

    这些神猿若是放到正面战场,结成阵势,足以撕裂十万、数十万大军,若是加上这位,妖神洞的势力,简直是恐怖至极。

    李神光也正因此事,才会上书抨击洪玄机,试图借机打压这位太师的气焰,抑制理学发展。

    洪易将这篇文章再次读过一遍,又回想了一番这妖人的事迹后,还是不免胸怀激荡,久久不能平息。

    这人虽是肆无忌惮、蔑视礼法,但行事实在是痛快恣意,且从不对贫民出手,挑战者往往都是世家门阀、各大宗派。

    俗话说,没有千年的王朝,只有千年的世家、圣地,这些庞然大物盘踞各地,对百姓敲骨吸髓,惹得民怨如火,荒野盗贼横行。

    洪易年纪虽小,却因读书极多之故,心里雪亮一片,对这些事都看得分明,对这些圣地、世家、门阀自然没有好感。

    朝廷虽然斥东海那位为妖人,但洪易看来,此人以寡凌众,令肉食者为之寝食难安,心有顾忌,反倒有上古之风,值得敬仰。

    只可惜,如今他身处武温侯府,处处束手束脚,连长啸抒怀的机会都无,心头实是憋闷。

    念及此处,洪易干脆翻身而起,收拾出来一个包袱,趁着夜色,便朝西山而去。

    左右都要科考了,他也懒得在侯府中受气,倒不如去西山住一阵子,正好为母亲守坟。

    西山乃是一座大山,高有数百丈,虽然不算雄伟,二十年下来,也有流泉飞瀑、乱石山林,山中多有豺狼猛兽,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但或许是因为母亲的坟墓在此,洪易却觉得,此处反倒比波诡云谲、深不可测的侯府,还要更加温暖、安全,也要更加清净。

    洪易来到山脚,却见月光明澈,映出一座破败佛寺,荒草萋萋、蓬蒿满地,朔风一卷,枯叶飞舞盘旋,一片凄凉。

    洪易眼见这凄凉破败之景,却无丝毫不适,反倒是望向中天明月,纵声长啸,聊以抒怀,将胸中积郁倾泻,点滴不留。

    他这个法子,也是从某本读书人笔记中学来,乃是清心正念之法,极是有效。

    可就在此时,破庙中却忽地传来一声笑语,嗓音清脆,有种珠圆玉润之感,令人一听便觉耳根发痒,欲罢不能。

    “念头阳刚,气机醇厚,又无丝毫修行痕迹,这位公子倒是好生奇特,还请入内一叙。”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