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771、赵振国的行事风格确实太过扎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第一把火,来自代表团内部悄然滋生的不满和猜疑。

    赵振国是随团人员,虽然他几乎所有的“商业活动”都安排在代表团规定的休息时间或自由活动时间进行,但这种频繁的、在他人看来目的不明的外出,很快引起了同房间同志乃至其他代表团成员的注意。

    在七十年代末的出国代表团里,纪律性是摆在首位的。

    大多数成员在自由活动时间,要么在房间整理资料、学习文件,要么三五成群在酒店附近谨慎地散步、交流心得。

    像赵振国这样,一有空就“溜得不见人影”,直到深夜才回来的,绝对是异类。

    于是,一些风言风语开始流传:

    “这个赵振国,天天往外跑,是不是去见识资本主义的‘花花世界’了?每次出去都打扮得人模狗样,回来身上还偶尔带着酒气!”

    “听说他以前就路子野,你看他那样,哪像是来学习的?”

    “鬼鬼祟祟的,别是出去干什么违反纪律的事吧?我听说啊,新宿、银座那边,有些地方……嘿嘿,可是资本主义的糖衣炮弹啊!他别是经不起考验,去那种风月场所‘考察学习’了吧?”

    “得向团长反映一下,影响太坏了!万一出点事,可是给我们整个代表团抹黑!”

    这些窃窃私语,如同病毒般在代表团下榻的酒店走廊、餐厅角落蔓延。

    尽管毫无实据,但“出入风月场所”这个标签一旦贴上,其杀伤力便瞬间超越了简单的“纪律涣散”。

    直接指向了个人品德和生活作风,甚至可能被上升到“玷污国家形象”、“经不起资产阶级糖衣炮弹考验”的政治高度。

    这些越来越出格的议论,自然逃不过代表团内部负责思想动态和纪律监督的同志的耳朵。

    他们感到事态有些失控,认为无论真相如何,赵振国的行为已经造成了不良影响,必须加以约束。

    于是,一份措辞严谨但指向明确的内部报告被整理出来,核心内容

771、赵振国的行事风格确实太过扎眼-->>(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