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仔细排查所有符合条件,并且有作案动机和时间的人!”
“将这个隐藏在最深处的、极其危险的敌人给挖出来!这场斗争,已经到了刺刀见红的关键时刻!”
赵振国脑海中回忆着技术人员关于脚印的那些话,紧锁的眉头猛地一跳!
一个几乎被忽略的细节,骤然照亮了他的脑海!
赵振国霍然抬头,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急促,“脚习惯!重心前倾!腿伤?有没有可能是腿伤?”
技术干部诧异地点点头说,“有可能!非常有可能...赵同志,你有什么想法?”
他快速组织着语言,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组长,各位同志!我想起一个人!公社崔明义主任的司机,郑小军!”
“郑小军?”组长目光一凝。
“对!就是他!”赵振国的语气愈发肯定,“这个人我接触不多,但印象很深。我记得崔明义主任送几个人来村里,他下车开门时,动作稍微有点别扭,右腿好像不太敢完全用力,有点轻微的跛,不仔细看几乎发现不了!”
他越说思路越清晰,将观察到的细节与技术分析完美对应起来:
“当时我没多想,现在听技术同志一说,重心前倾,前掌压力偏重,这完全符合一个右腿有旧伤、下意识将重心转移到前脚掌的人留下的足迹特征啊!”
调查组组长眼中精光爆射,没有丝毫犹豫,立刻下达命令:
“立刻秘密调取郑小军的档案,重点是体检记录和是否有腿伤历史!同时,外围摸排郑小军的社会关系、近期动向,要快,但要绝对保密!”
命令被迅速执行。
调查组这台精密机器再次高速运转起来,但这一次,有了赵振国提供的明确“坐标”,效率惊人。
不到一个小时,一份关于郑小军的简要档案就被送到了组长手中。
组长快速浏览,当看到某一页时,他脸上露出了“果然如此”的神情,他将那页纸递给技术干部。
技术干部仔细一看,立刻抬头,语气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和
722、那个人是谁?-->>(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