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
众人静静地等着李为民的态度。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而杂乱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打破了车间的寂静。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厂办秘书气喘吁吁地引着一群人快步走来。
为首一人,年纪约莫五十出头,身材高大,穿着朴素的灰色中山装,风纪扣一丝不苟,但步伐迅疾,脸上带着一种急切和兴奋交织的神情。
李为民司长显然也看到了来人,脸上瞬间闪过一丝极大的诧异,甚至忘了刚才的严肃,下意识地脱口而出:“郭部长?您……您怎么来了?”
来人正是三机部的郭副部长!他以技术干部出身、作风务实、敢于拍板而闻名。
郭副部长只是对李为民匆匆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目光却像被磁石吸住了一样,越过众人,牢牢锁定在车间中央那台刚刚完成演示、还散发着机油和金属温热气息的样机上。
他几乎是小跑着来到样机前,完全不顾机器表面的油污,伸出宽厚的手掌,深情而专注地抚摸着那些经过改造、略显粗糙但结构巧妙的部件,从加固的主轴到重新设计的传动机构,眼神里迸发出炙热的光芒,嘴里不住地喃喃:“好……好家伙……真搞出来了……”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王新军作为厂领导,赶紧上前一步:“郭部长,您这是……”
郭副部长这才抬起头,脸上带着一种“抓个正着”的爽朗笑容,用力拍了拍王新军的肩膀,声音洪亮地说:
“王家小子!嘿!你们可真行啊,闷声不响搞出这么大个动静,弄出这么好的东西,居然还想瞒着我?要不是我老师前两天跟我通电话时,说漏了嘴,夸你们厂有群不怕虎的牛犊子,用了‘土办法’解决了大问题,我到现在还蒙在鼓里呢!”
他转向样机,语气充满了赞赏:“看看!看看这思路!因陋就简,大胆创新!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才是咱们工业战线需要的闯劲嘛!”
他突然又想起什么,虎着脸对王新军半开玩笑半埋怨道:
683、硬刚么?-->>(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