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里弥漫着冷却液的异味和金属摩擦的尖锐声响,汗水浸透了每个人的工装。
说来也巧,赵振国大哥从高卢收的一批废料也抵京了,里面有一些废料,居然能用上。
大家的心里,更有底气了,墙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标语,在此刻显得无比真切。
就在他们争分夺秒、攻坚克难的关键时刻,一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般传来:
李为民司长,下周要下来视察工作,重点之一就是了解这个项目组的进展情况!
刚刚燃起的斗志,瞬间被浇了一盆冷水。
王大海脸都白了:“完了完了!四哥,这人开始就不看好你们,咱们这‘土法上马’,用的还是报废材料,他要是知道了,项目肯定要叫停,四哥,你搞不好都得挨处分!木有公粮吃了!”
王新军被这话逗乐了,“怕什么?天塌下来,有我顶着呢!咱们就是干!”
王大海无奈地说:“四哥,这……这眼看就要撞枪口上了!要不,咱们先停一停?等李司长走了再说?”
“停?”赵振国站在窗前,看着车间里忙碌的身影,摇了摇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现在停了,等李司长走了,时间也耽误了,材料问题还是没解决。何况,纸包不住火,我们这么大动静,能瞒得住吗?
“既然躲不过,那就迎上去!我们不是在胡闹,是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寻找可行的解决方案!我们要做的,不是隐瞒,而是要把我们为什么这么做、怎么做的、以及如何确保安全,原原本本、清清楚楚地向李司长汇报!”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我们不是在破坏规矩,而是在遵守国家大规矩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具体困难!我们要用扎实的数据、严谨的计算和可靠的工艺,证明我们这条路走得通!”
接下来的几天,项目组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紧张状态。
白天,车间里热火朝天,加工、组装、调试;晚上,办公室里灯火通明,整理数据、撰写汇
682、你们这种做法,不符合流程...-->>(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