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瓦解的话,就不好说了。
    常态状态下,桓节可以动用两万带甲凉州军士,七千轻骑兵和三千重骑兵。
    晋阳这边实力也差不多。
    数值上来看。
    李凤宁是一个优秀的将领。
    可她桓奕在两位兄长的耳濡目眩下,内政和智谋数值都很高,能力上也并不逊色于李凤宁。
    想到这里,桓奕觉得自己好像没必要和李凤宁比。
    当下是做好自己,给楚世昭当好贤内助。
    不过...
    她这个夫君,对普通百姓的吸引力好像强的过分。
    桓奕看到了一个非常离谱的内容。
    那就是民心。
    她很少看到一个地区的民心能达到八十点的数值,而根据【大帝成长计划】里的情况来看。
    八十点民心,可以让百姓发自肺腑地尊重你,拥戴你,在招募士兵的情况下,会额外招募两成的兵力。
    可谁能想得到,民心高了,地方大族叛乱,这些百姓都会自发地愿意出力来帮助你。
    大部分人其实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跟大族作对,是要让自己丢了性命的。
    如果是之前的民心,这些百姓肯定不会为了朝廷和地方大族搏命,而楚世昭偏偏就做到了。
    不是这个民心,鲁郡的这波叛乱,其实楚世昭想要平叛是很吃力的,因为楚世昭麾下的这批官吏,在鲁郡都是没有根基的状态。
    她和她的哥哥桓盛都是凉州人,是很难得到支持的。
    而凉州的民心...则是仅有二十点,大周王朝的公信力在凉州完全跌落谷底。
    这种民心的状态下,对大周王朝的态度就是说反就反。
    正因如此,楚世昭在短短半年的时间内,就把鲁郡的民心拉到一个难以想象的地步,在桓奕看来,还是一件蛮离谱的事情。
    这连带着楚世昭麾下的官员推行他想要推行的政策都比其他地区要方便的多。
    本着好奇的心,桓奕查了一下整个大周全境的民心,平均民心为四十点,鲁郡的民心高出了其他地区足足一半。
    莫非...这就是她的这个夫婿身上的特殊之处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