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弘不停拍打牢门,声嘶力竭地呐喊道:
    “把牢门给我打开!”
    “你们不能这么对我!”
    “我乃大乾司徒!
    杨弘!”
    “陛下登基,那是我的功劳!”
    “我是从龙之臣!”
    “我对大乾有功!”
    “放我出去!”
    可惜不论杨弘如何呐喊,都无人理会。
    不知过了多久,杨弘喊得喉咙生疼,坐在地上大口喘着粗气。
    杨弘知晓谋逆是死罪,可他心中还觉得自己有一线生机。
    这生机,正是源自于皇帝袁术对他的宠信。
    杨弘辅佐袁术十余载,一直备受袁术信任,乃是袁术的心腹宠臣。
    在袁耀执掌大权之前,袁术不论做什么事,都要听杨弘的意见,可以说对杨弘言听计从。
    后来袁耀东征西讨,为大乾打下辽阔的疆域,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后,袁术才转而听信袁耀之言。
    做什么事情,袁术都会向儿子袁耀问计,再不相信杨弘这个谋主了。
    正因如此,杨弘甚至对袁耀产生了妒忌之心。
    如果没有袁耀,他杨弘依旧是陛下最为宠信的臣子。
    没有袁耀,在陛下登基之后,他杨弘很可能是万人之上的丞相,而不仅仅位列三公。
    可惜没有那么多如果,他杨弘终究是战败被俘,成为了袁耀的阶下囚。
    杨弘现在唯一的机会,就是得到大乾皇帝袁术的宽恕。
    天子金口玉言,只要天子愿意,再大的罪过都可赦免。
    杨弘觉得以自己和袁术多年的君臣之情,保住自己一条命不成问题。
    如果袁术念旧的话,甚至能够让杨家上下脱罪。
    当然了,被抄没的家产肯定是要不回来了,可杨弘不在乎。
    到了牢狱之中,杨弘也想通了。
    什么荣华富贵、功名利禄,那都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自由和生命,比这些更加宝贵。
    只要能将自己放出去,哪怕让杨弘当一个最普通的平民百姓,靠劳动吃饭,杨弘也甘之如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