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降,纵使数量再多上一倍,也没有任何意义。
“丞相,军中新兵太多,承受不住战场上的压力。
加上收编的官军,许多和我们都不是一条心,遇到危险都是第一时间跑路。
加上敌军的火力太猛,一系列因素迭加在一起,共同造就了白天的失败。”
施靖林硬着头皮开口解释道。
尽管这种“事后诸葛亮”,对战局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在营中众将的眼神催促下,他还是只能充当出头鸟吸引火力。
没有办法,谁让他是施家人呢!
“呵呵……”
“现在都知道了,早干嘛去啦?”
“前面扩军的时候,一个个都恨不得把自家部队,扩充一百倍。
这会儿战场上吃了亏,就知道反省了!”
施靖风继续训斥道。
并非他故意为难施靖林,主要是辽东军暴露出来的内部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时候。
辽东军迅速膨胀壮大,并不是他这个老大下令扩的军。
恰恰相反,受制于粮草困境,他还多次下令,要求各部严格控制军队人数。
架不住下面的人,为了增强实力,想方设法的增加军队编制。
扩军这种事情,最容易引发跟风。
只要有人带了头,其他人不想掉队,也会跟着效仿。
在对待下属的时候,施靖风从不吝啬官爵。
刚开始没注意,只要麾下军队数量多了,官职也会随之升迁。
这种大方的做法,固然收买了人心,但也助长了扩军速度。
谁都无法违逆大势,包括他这位辽东军老大,一样阻挡不了小弟们的“上进心”。
尤其是南方组建勤王大军后,让辽东军上下有了危机感,进一步加快了各部的扩军步伐。
若非北方缺粮,限制了大家的发挥,估摸着辽东军的规模还要再大一圈。
急剧扩军的后遗症,就是让辽东军变得鱼龙混杂,部队战斗力迅速下滑。
“丞相,现在不是追责的时候,有什么问题等击败了敌军再说。
伪朝组建的勤王大军来势汹汹,我们必须尽快找到破敌之策,不然就危险了!”
资历最老的白平春,语重心长的劝说道。
辽东军存在的问题,本质上还是突然执掌了大权,没有适应身份的后遗症。
大家入主京师之后,依旧抱着藩镇思维,在处理所面临的问题。
一个个都只记得自身利益,不光忽略了团体利益,还无视了战略大局。
认知上的问题,想要改变局面,就必须从根本上扭转大家的认知。
毫无疑问,世界上最难办的事,就是把自己的思维模式灌入到别人脑子里。
想要改变大家的认知,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完成的。
解决不了核心问题,强行让大家改变,只会适得其反。
尤其是在敌人杀到门口的时候,任何可能破坏内部团结的政令,都有可能引发灾难性的后果。
“哎!”
“诸位将军,可有破敌之策?”
一声叹息之后,施靖风强忍着不满询问道。
有些事情,注定不能较真。
哪怕明知道存在问题,为了内部团结,也只能假装没看见。
“丞相,如果不出意外,敌军明日必定来攻。
先借助营寨挡住敌人的兵锋,再伺机在营中布置陷阱,关键时刻放他们进来打。
敌军火铳虽然厉害,但弹药填充却需要时间,士兵们随身携带的子弹也不多。
只要我们把握住了机会,就能关门打狗!”
施靖海兴致勃勃的提议道。
白天的战斗,他可是从头看到尾。
对勤王大军的战斗力,有了初步了解。
按照正常的打法,辽东军获胜的希望非常渺茫。
唯一获胜的机会,就是把敌军引入陷阱中,断掉敌人的弹药补给。
计划听起来非常不错,但存在的隐患也不小,最大问题是怎么保证敌人会上当。
如果敌军不上钩,前期演戏诱敌,付出的伤亡就白费了。
战争进行到现在,辽东军和勤王大军交手三次,均以失败告终。
营中的军心士气,早就下降到了低谷。
倘若再次遭遇失败,后续的战争只会更难打。
“嗯!”
“如果大家没有其他意见,就按老九的提议办。
下去之后,尽快完善诱敌计划,务必将敌军重创!”
见迟迟无人开口,施靖风随即拍了板。
或许这不是最好的选择,却是当下唯一可行的策略。
勤王大军输了,还能退守长江一线,辽东军若是输了,那就连裤衩都要赔进去。
……
次日,清晨。
第一缕晨光撒向大地,进攻的号角就从勤王大军营地中响起。
在火炮的掩护下,无数官兵迈出营地,向叛军营地发起进攻。
第五百二十八章 、自掘坟墓-->>(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