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二十七章、二次徐州会战打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围剿叛逆。

    各省的税收,用于覆盖军费开销和朝廷正常运转都有些吃力,还要给陛下治丧,筹备新君的登基大典,发放宗室王公的禄米,难啊!”

    万怀瑾当即叫苦道。

    最近百年时间里,大虞朝的历任户部尚书,日子都不好过。

    位高权重是真的,但缺钱也是现实问题。

    最关键的是新君,迟迟没有选出来,想停发宗室钱粮的都不行。

    “万兄,为了江山社稷,你就多担待点儿吧!”

    贺正则笑呵呵的说道。

    相较于户部面临的麻烦,吏部就要舒服多了。

    作为“天官”衙门,掌控着全国官员的升迁调度,从来都是被讨好的对象。

    哪怕朝廷再怎么困难,也不会穷了吏部。

    在大虞朝的体系下,就算朝廷不发俸禄,一样有的是人愿意当官。

    官员的升迁调度,都少不了打点吏部。

    “诸位同僚,非我万某人推脱,实在是有些事不能拖了。

    早日拟定新君,让朝廷走向正轨,才能稳定人心啊!”

    万怀瑾开口催促道。

    拖的时间越长,面临的问题,也就越多。

    早点确定新君人选,不一定能稳定人心,但户部的钱袋子确实可以省上一笔。

    为了减少开销,大虞朝廷早在百年前,就开始削减宗室俸禄。

    近支宗室还好,能够领到六七成的俸禄,远支拿到的就是一堆宝钞。

    南京朝廷建立初期,也是这么干的。

    象征性发放点儿钱粮,剩下的全部用宝钞冲抵。

    可是随着皇帝缺位,情况一下子发生了变化。

    在新君未明确的情况下,谁也不愿意得罪宗室王公,迫不得已只能恢复亲王、郡王的待遇。

    至于其他宗室子弟,还是继续用宝钞糊弄着,没办法朝廷着实养不起那么多人。

    如果查看宗室名录的话,就会发现最近几十年里,宗室出生人口都在持续下降。

    一方面是底层宗室受困于钱粮,根本生不起孩子;另一方面则是朝廷玩起了生育配额制度。

    甭管生了多少子弟,反正每年给各大王府的生育名额,都是有数量限制的。

    超出了限额的宗室子弟,无法录入宗室族谱,自然也拿不到钱粮俸禄。

    到了永宁朝,这种玩法更进一步。

    除了正室所生的孩子外,其余的一律不纳入族谱。

    当然,这些都是隐性潜规则,并不是那么绝对。

    如果和皇帝关系亲近,或者是愿意花钱打点官员,事情还是能够办的。

    ……

    在击败敌军的阻击后,勤王大军没有停下步伐,很快便抵达了徐州城下。

    望着前方严阵以待的敌军,李牧很是无语。

    以逸待劳没毛病,可阵事未免也太大了一些。

    “传令下去,寻找合适地点安营扎寨,警惕敌军发起进攻。”

    李牧当即下令道。

    大军远道而来,虽然没到人困马乏的地方,但体力确实不在巅峰。

    此时发起进攻,对勤王大军来说,无疑是非常不利的。

    与其盲目开战,不如先安营扎寨休整。

    反正两军的距离,也只剩下十来里,明日再战也不迟。

    ……

    徐州城上,看到勤王大军的旗帜,无数守军士兵露出了解脱的表情。

    叛军来势汹汹,一望无垠的营地,给守军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

    哪怕有城池守护,面对敌军的进攻,大家心里还是没底。

    幸好努力没有白费,勤王大军赶来的速度,比预想中还要快上几分。

    “总兵大人,侯爷这次带过来的援兵,未免也太少了吧?”

    曹子睿压低声音询问道。

    辽东军率领百万大军南下,就算没有一百万,打个对折总是有的。

    相比之下,赶来增援的勤王大军,一共才数万大军。

    加城中守军,也就十来万大军。

    以寡敌众,不是什么新鲜事。

    可这次敌人是大名鼎鼎的辽东军,拥有大虞朝最精锐的骑兵,威震天下数十年。

    “曹参将,用兵打仗的事情,侯爷不需要你我来教。

    带多少援兵过来,侯爷心里自有成算。

    区区辽东叛军,成不了气候,你等着听令便是。”

    李三七没好气的回应道。

    其他问

第五百二十七章、二次徐州会战打响-->>(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