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八十七章 、破产的大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祸来,侯府就有义务负责善后。

    尽管以李牧现在的地位,没人敢揪着不放,但私底下肯定会骂娘。

    积攒名声不易,可不能这么轻易让人败坏掉。

    真要是想获得侯府提携,那就自己到安南这边来,通过考验之后,李牧自然会给机会。

    “夫君,你就放心好了,妾身没那么傻。

    京中那么多关系不找,要找到我这边来,摆明就是有问题。

    何况她们也不是傻子,手中最好的资源,肯定得留给自己的儿子。

    非到万不得已,她们是不会轻易开口求助的。”

    景雅晴笑着说道。

    顶尖勋贵出身,处理人际关系,那是必修课。

    对闺中密友的定义,那就是塑料姐妹情。

    不过闲着也是闲着,同儿时的玩伴通信,还能收获一波情绪价值,关系也就维系了下来。

    力所能及的小忙,顺手就给帮了。

    一旦涉及到利益,那就要权衡利弊。

    ……

    随着新春佳节的临近,本该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此刻的京城却是半点年味都没有。

    受漕运中断的影响,京中物价持续走高,百姓们都在为生计发愁。

    或许是受气氛的影响,京中许多豪门大户,也削减了开销。

    往年热闹的爆竹声,今年突然从大家的视线中消失了。

    文渊阁。

    “外面那么多官员堵着,也不是一个办法。

    户部想办法,先发放一部分禄米,让百官过个好年吧!”

    姜书翰语气低沉的说道。

    漕运中断的影响,比预想中还要严重。

    海运带来的增量,远远填不上这个窟窿。

    更糟糕的是漕粮是朝廷征收的实物税,成本是地方上在负担,海运却是正常商业贸易。

    前者以税款名义入库,朝廷是不需要花钱的,后者则需要户部掏钱采购。

    高昂的粮价,直接拖垮了帝国财政。

    “首辅,国库空空如也。

    江南地区的税款,又征收不上来,湖广、四川的钱粮也耽搁在路上。

    您让我们户部,上哪儿去弄钱啊!”

    吕凌风双手一摊说道。

    哪怕尽可能高估,江南抗税运动带来的影响,最终结果还是超出了他的预料。

    仅仅只是晚来几个月,脆弱的大虞财政,就被干破产。

    不光普通百姓的日子难熬,一众清水衙门中下层官员的年,一样过不下去。

    在朝为官,还要向家中伸手,也算是变相的付费上班。

    如果只是也就罢了,大虞官员的俸禄虽然少,但各项福利待遇却非常优厚。

    中了进士,就有2000亩的免税田。

    京中的七品小官,都有3000亩免税田。

    官职品级越高,能够拥有的免税田也就越多。

    官员免税田亩数量,最高上限是一万亩。

    尽管名义上,朝廷的优免制度,仅限于徭役和部分赋税。

    可实践操作中,地方衙门都不会上门去征收官员家土地的税,一应负担全部都转嫁给了自耕农。

    哪怕家中没地,也会有乡邻带着土地投靠。

    只要做过一任大虞的官,就很少有穷的。

    这些优免制度,带来的收入,仅仅只是官员财源的一小部分。

    在职期间的各种孝敬,才是收入的大头。

    如果擅长经营的话,发家致富只需要一代人。

    本来这套模式运营好好的,但架不住天灾人祸不断。

    再多的免税田,也得要田里有产出才行。

    经营产业,同样需要赶上好时候。

    在百业凋零的时代,大部分买卖都得赔钱。

    局势恶化到现在这一步,北方地区的中小士绅地主,一样到了破产边缘。

    没有了这些隐性福利收入,指着俸禄过日子的清水衙门官员,自然无法容忍朝廷欠饷。

    “不光是京官的俸禄,京营和边军也在闹饷。

    如果迟迟得不到解决,怕是会出大事!”

    镇东侯神色凝重的说道。

    最近这些日子,为了安抚军心,搞得他是精疲力尽。

    嘴上说的再好听,也架不住肚子挨饿。

    不说是吃上大米白面,好歹搞一些粗粮,让大家度日。

    受此朝廷欠饷的影响,京中甚至出现了成建制的部队逃亡。

    很多时候,登船离开了,消息才会上报。

    能出现这样的局面,自然是军中同僚在帮忙遮掩。

    朝廷发放的钱粮有限,减少一

第四百八十七章 、破产的大虞-->>(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