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八十四章 、运河中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完成征税任务,除非放权给那帮丘八。

    只是这么一来的话,朝廷在江南地区的民心,将受到严重影响。”

    布政使郑宗翰神色凝重的说道。

    让军队出去收税,可是捅破天的大事。

    前面这么干,那是当初刚平定白莲教之乱,地方上还存在着大量叛军余孽。

    为了尽快恢复稳定,只能先行军管。

    经过几年的过渡后,好不容易才让军方放弃了征税权,现在又给还回去,朝廷诸公的努力就全白费了。

    按照此前的计划,军队南下主要是以威慑为主,可没想让勋贵系再次执掌大权。

    一旦征税权落到军方手中,勋贵系在江南地区的势力,势必大幅度增长。

    只要勋贵系中出一个权臣,就能以征税权为起点,逐步放大手中的权力,进而掌控整个江南大地。

    割据江南,可比割据辽东的破坏力大多了。

    真要是出现这种权臣,大虞朝廷都得看人家的脸色。

    哪怕没有诞生权臣,这种暴力催收,也会让江南士绅和朝廷离心离德。

    “后遗症有多大,你清楚,我也清楚,在场的诸位都清楚。

    朝廷正等着米下锅,多拖一天就多一分危险。

    除了这个办法外,还有其他方式,能够在短时间内把税收起来么?”

    万怀瑾没好气的反问道。

    挑毛病容易,只要脑子不傻,就能看出弊端。

    怎奈挑出了毛病,不等于能解决问题。

    在没有更好选择的情况下,后患再严重的措施,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饮鸩止渴会被毒死,可毒发总有一个过程,总好过立即渴死。

    如果运气足够好,没准在毒发之前,就找到了解药。

    捅破了窗户纸,一众大臣纷纷选择了沉默。

    官场上很多事情,不直接开口反对,就是变相的支持。

    ……

    京师,文渊阁。

    “中断漕运,他们想干什么?”

    姜书翰厉声质问道。

    面对边军南下,江南士绅拿出了终极大招,企图用中断漕运逼迫朝廷让步。

    “首辅,大运河已经持续二十年,没有进行大规模清淤,河床上堆积了大量的淤泥,已经严重影响船舶通航。

    此时进行清淤,也是迫不得已。”

    工部尚书乐向松急忙解释道。

    中断漕运这种极端玩法,可以悄悄的做,但是绝不能说出来。

    无论在哪个朝代,地方逼宫中央都是犯忌讳的事情。

    看破不说破,这是最基本的政治智慧。

    “乐尚书,就算是河床清淤,也得有个过程。

    完全可以分时段进行,没必要封闭运河。

    京师需要南方来的漕粮,若是让外界知道运河中断,北方物价还不得飞到天上去!

    为了北方的稳定,无论如何漕运都不能中断。”

    次辅白季临率先发难道。

    抗税运动只是江南的士绅逃税,可漕运一旦中断,四川、湖广的钱粮一样运不到北方。

    本来北方大地就缺粮,江南士绅再给搞上这一手,摆明就是不想让朝廷好过。

    丧失了南方各省的钱粮支持,不光朝廷的财政要崩溃,北方的经济也会一并被拉爆。

    面对内阁的压力,乐向松也是压力山大。

    中断漕运,可不是他的主意。

    事实上,在漕运中断之前,他都不知道此事。

    发生这种变故,主要是江南书院惨案惹得祸。

    死了那么多士子,被问斩的居然全部都是反贼,自然无法让江南士绅满意。

    可朝廷这边同样委屈,案发之后南京六部就做出了处理。

    按照大虞律,知府衙门和巡抚衙门中一大帮相关责任人,都受到了降职处理。

    下面的吏员,更是被严肃处理。

    一大堆吏员惨遭革职,许多人还挨了一顿板子,负责巡街的更是被流放岭南。

    就连南京兵部尚书,也因为守备军救援不及时,受到了朝廷的斥责。

    官场自有其规矩,能够做到这一步,朝廷已经给足了江南士绅的面子。

    类似的失职行为,在江南籍官员身上,又不是没有出现过。

    朝廷之前的处理,还没这么严重。

    如此按照江南士绅的意思,直接把责

第四百八十四章 、运河中断-->>(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