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六十八章 、藩镇之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指鹿为马的事,在政治上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不过除了赵高那个蠢货外,其他人都是偷偷的干。

    番邦使团的身份真伪,他们这些人最是清楚不过。

    一众衙门不承认他们的身份,主要是不愿意得罪汉水侯。

    如果是李牧出手,把这些人全部弄死,大家也不会多说什么。

    一群丧家之犬,死了也就死了。

    可现在情况发生变化,人是被朝廷杀的,还是以“冒充番邦使者诬告朝廷命官的罪名”。

    同样是杀人,在政治上的性质,却是截然不同。

    经过顺天府衙门的审判后斩首,那就意味着朝廷用了信誉背书。

    事情直接被定了性,往后再讨论这个问题,使团就必须是冒充的。

    倘若有人拿这个问题说事,那就在打脸大虞朝廷。

    毕竟,人都被官府杀了,翻案就等于承认冤杀藩国使臣。

    笑话闹到国际上,可不是好面子的士大夫们,能够接受的。

    除了案件本身外,清流集团的异动,更令他们措手不及。

    以往的时候,弹劾汉水侯最狠的就是清流党人,现在清流党人居然帮李牧扫尾善后。

    原本敌对的两股政治力量,有了靠拢的迹象,可不是什么小事。

    “高阁老多虑了,清流党人向汉水侯示好,那是他们病急乱投医。

    两家终归不是一路人,不可能联合在一起的。”

    威远侯笑呵呵的说道。

    李牧威望太高,不利于他们掌控勋贵系,但这是勋贵的内部矛盾。

    想要挑拨离间,让他们和李牧互撕,那是不可能的。

    本来勋贵阵营就有分裂的迹象,当家人再去和最大的实权派发生冲突,队伍百分百会分崩离析。

    没有了勋贵系,他们连坐在这里议事的资格都没有。

    纵观整个华夏历史,能出将入相的,无一不是当世豪杰。

    对比那些前辈,威远侯和镇东侯无疑属于水货。

    不光“入相”是弱化版,“出将”同样充满了水分。

    最大的战绩,那就是联合文官,把永宁帝拉下马。

    不过他们只是政绩水,绝不是蠢。

    “侯爷,既然这么说,那么本官就放心了。

    历史上有太多的反面教训,有些事情我们不得不防。”

    高景风意有所指的说道。

    因为共同参与了逼永宁帝退位,他们五人在政治上结成了同盟,共同主宰大虞朝堂。

    不过这个政治联盟看似强大,实际上依旧存在许多隐患。

    朝中不服他们的人,也不是一个两个,其中以清流党最为活跃。

    没有闹出动静来,那是清流党人虽然声势浩大,但架不住手中没兵。

    一群嘴炮党,除了在朝堂上吵架的时候占优势外,自然撼动不了他们的地位。

    可一旦和李牧勾搭上,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清流党人没兵,汉水侯有啊!

    哪怕不带兵入京,以李牧在军中威望,也能影响许多将领的政治倾向。

    双方一旦联手,再把宫中的太上皇拉出来,顷刻间就能让内阁联盟的大好局势崩溃。

    心中有忌惮,以至于内阁众人在做事的时候,一直都比较谨慎。

    为了避免授人以柄,基本上都在规则圈内操作。

    “行了,都是没影的事,没必要在这些上面纠结。

    顺天府的局势稳定了下来,可关中和中原地区的局势,却是不容乐观。

    许多叛军余孽,再次从深山中杀了出来,折腾出了不小的动静。

    还有辽东镇,最近也不怎么安分。

    朝廷都答应增加一个镇的编制,他们不满足,想要再扩编三镇兵马。

    藩镇之祸,近在咫尺啊!”

    姜书翰神色凝重的说道。

    把叛军和辽东镇分开说,那就是真想解决问题。

    现在突然放在一起,那句藩镇之祸,可就不光是辽东镇。

    辽东镇再怎么飞扬跋扈,在政治经济上,都严重依赖朝廷。

    为了增加军队编制,努力了数年功夫,一直到现在朝廷才答应松口。

    作为扩军的代价,往后北虏越过长城南侵,他们必须第一时间出兵袭扰北虏后方。

    本质上,这就是一场政治交易。

    相比之下,远在数千里之外的汉水侯,才是真正不受控制。

    军饷钱粮全部自筹,军队编制一言而决。

    光上报的军队数量,都超过了二十万。

    汉水侯麾下,具体有多少军队,谁也不知道。

    任何一个掌权者,麾下有这么一支部队不受控制,都会睡不着觉。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