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道。
    自从七大家族落幕,两淮地区的盐场,就落入到了朝中权贵手中。
    此时盐场遇袭,若是不能迅速解决,他们这些地方官通通都要倒霉。
    “马大人,规矩就是规矩,大虞律上有明文规定,本将也无能为力。
    扬州距离南京不远,立即派船赶过去,最快明天就能拿到调兵文书。
    时间上完全来得及,毕竟筹集粮饷,集结兵马也要时间。
    大家都在这里,先确定出兵数额,我们再商议后续的问题。”
    李牧面不改色的说道。
    武将可以嚣张跋扈,可以骄奢淫逸,唯独不能擅自出兵。
    纵使有紧急情况,最好也要拉上文官一起决策。
    “敌情不明,那就先出兵三千吧!
    后勤物资,知府衙门会提供。南京兵部那边,我们也会负责处理。
    李参将尽快点兵出征吧!”
    古有文略显保守的说道。
    搞不清楚状况,那就多调点儿兵。宁愿耗费大一点,也要确保万无一失。
    否则吃了败仗,李牧这种关系户拍拍屁股走人,烂摊子都是知府衙门的。
    “出兵三千没问题,劳烦知府大人下令征召两千名青壮,调集三百辆车,充当大军的后勤运输队。
    同时划拨五千石米、三万两白银、三千车草料、两千石大豆,作为大军的开拔费。”
    李牧淡定的说道。
    扬州营可不是样子货,出兵三千那就是三千战兵。
    战兵冲锋陷阵,一些辅助性的工作,自然要落到辅兵身上。
    按照以往的惯例,都是征召青壮参与。
    幸好是在扬州境内作战,不然辅兵数量,就不会只有这么点儿。
    “李参将,你要的未免也太多了吧!”
    周通判当即反驳道。
    战争一响,黄金万两。
    眼前战争还没开打,知府衙门就先要支出巨额的经费。等打完之后,那还得了。
    “周大人,大军需要多少花费,你可以自己算。
    要让下面的士兵卖命,你总不能让大家饿肚子吧?
    如果不信,你们就自己去找一群青壮小子测试。看他们敞开肚皮后,每顿能够吃多少。
    士卒们要长途跋涉,要到战场上和敌人拼命,消耗的粮食只会更多。
    除了士兵之外,战马、牲口的开销更大。你们家中都是饲养过的,农忙时节骡子都要吃顿好的。
    五千石米,五千壮汉一个月就能够吃光。
    本将出征之后,还要劳烦你们继续筹措粮饷。
    具体的开销,你们可以去查此前平叛战争中,大军的物资消耗量。
    也可以查朝廷在辽东前线,每年的钱粮消耗情况。
    他们还有三四成的空饷,本将可没有那么干!”
    李牧信誓旦旦的忽悠道。
    此前五城兵马司平叛,一应后勤物资开销,都是钦差大臣直接划拨。
    纯粹是自己打仗,自己管理后勤。没必要不亏待自己人,一应物资都是超额划拨。
    辽东前线更不用说,大量的物资都要从后方运输过去。许多地区的粮价,已经是扬州的三四倍。
    按照这样的标准计算,他要的都算少了。
    “好!
    钱粮问题,我们府衙负责解决。青壮也会尽快征召,军事上就劳烦李参将费心了。”
    古有文狠了狠心说道。
    一时半会儿他搞不清楚,李牧说的真假。
    可敢当着众人的面这么说,想来就算有所夸大,也不会太过夸张。
    毕竟,士卒们有多能吃他们不知道,但自家的长工农忙时节多能吃,他们还是见识过的。
    按照那种吃法,一天消耗三斤多粮,也不是没有可能。
    何况粮食加工成军粮过程中,还有一定的损耗。
    粮食没有问题,那么划拨的白银就更不算什么。
    士兵拿的是卖命钱,平均下来每人才十两。还要花费巨款采购酒肉,最后到手的钱只会更少。
    对从小锦衣玉食的众人来说,也就一顿饭的开销,大家并没有觉得这笔开销有什么问题。
    就算其中有水分,只要能够尽快平定海寇之乱,大家也是可以接受的。
    反正是花朝廷的钱,在府衙中有存银的时候,谁也不愿意做恶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