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一十三章 :海军军备竞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以及法国政府也宣布自己海军建造计划之后,德国政府明白一场席卷欧洲各国的海军竞争已经到来。

    如果是在19世纪,不管这场海军军备竞争席卷多少个欧洲国家,德国大概率都不会选择参与。

    但此时已经来到了20世纪,德国的军事力量发展也不再局限于陆军,而是将目光也放到了海军上,决定在发展陆军的同时建造一支强大的海军力量。

    既然西班牙,英国和法国接连宣布了自己的军舰建造计划,那德国人自然也不可能无动于衷。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商讨之后,德皇威廉二世大手一挥,为德国制定了一份相当宏大的海军建造计划。

    因为德国的工业和经济相较于普法战争时期已经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此时的德国也算得上是富裕。

    考虑到西班牙,英国和法国都投入了不少的资金,德国方面在海军发展上肯定也不会吝啬。

    威廉二世决定投入5亿马克发展德国海军,在未来5年内,让德国海军的总吨位达到俄国的级别。

    在未来10年内,让德国海军的总吨位达到法国的级别,并且在主力军舰数量上达到英国的级别。

    目前在世界各国的海军力量上,英国是当之无愧的最强,牢牢霸占着海军总吨位和海军实力两大排行榜的头名。

    根据欧洲各国的情报资料,英国海军总吨位已经达到110万吨,拥有接近30艘战列舰和上百艘各型号巡洋舰。

    法国的海军力量位居第二,总吨位达到了55万吨左右,拥有24艘战列舰和近50艘各型号巡洋舰。

    西班牙的海军力量位居第三,总吨位40万吨左右,拥有20艘战列舰和近40艘各型号巡洋舰。

    再往后是俄国,海军总吨位和西班牙一样保持在40万吨,只不过战列舰满打满算也只能凑齐15艘,巡洋舰更是只有30艘。

    德国的海军经历了近几年的发展,目前能够排名世界第五,总吨位30万吨左右。德国拥有14艘战列舰和40余艘巡洋舰,除了总吨位和俄国海军有些差距之外,在主力军舰和巡洋舰的数量上,实际上已经不弱于俄国海军。

    这也是威廉二世将目标定为超过俄国的海军总吨位,而不是超过俄国海军实力的原因。

    因为目前俄国海军实力和德国海军实力处于同一级别,如果两国海军来一场海战的话,还真不确定哪一方能够获得胜利。

    再往后的美国和意大利海军处于同一级别,总吨位都在30万吨左右,但主力军舰只有10艘或者更少,巡洋舰也只有20艘。

    奥匈帝国在海军方面已经排名最末,这也是为什么说奥匈帝国已经放弃海军发展的原因。

    到目前为止,奥匈帝国的海军总吨位只有不到15万吨,只拥有7艘战列舰和15艘巡洋舰,最新的战列舰型号还是在1897年4月正式服役的来自西班牙的君主级战列舰,已经差不多五年没有建造过新的战列舰了。

    奥匈帝国放弃海军发展是有原因的。

    一方面,奥匈帝国再发展海军,他们的海军力量也比不上自己的盟友德国和意大利。

    而且发展海军是十分烧钱的,对于奥匈帝国的财政来说,与其砸钱倒没有那么重要的海军当中,倒不如将这些资金用到其他方面,比如陆军的发展当中。

    这也正是另一点,也就是德国和意大利对于奥匈帝国陆军的需求。

    虽然此时德奥意三国同盟已经不是秘密,但英法俄这些国家提及德国所在的军事集团的时候,一般会用德奥同盟来代称三国同盟。

    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意大利的陆军实力实在太过弱小。法国政府忌惮德国的陆军力量,也在担忧奥匈帝国的陆军和德国陆军是否会拖延俄国军队的进攻。

    但法国人从来没有担忧过意大利陆军,甚至毫不在意战争中意大利陆军的动向。

    哪怕在战争中意大利的陆军全部来进攻法国,法国政府也不会有丝毫的惧怕。

    别看现在的意大利也有几十万的部队,在战争爆发后还能扩张到上百万的规模。但实际上,对于法国来说,他们只需要10多万人就能将意大利抵挡在边境线之外,只需要20万人就能轻松打败意大利。

    对于这一点,不只是英法俄等国家,就连德国也是心知肚明的。

    在三国同盟的会议当中,德国方面也给奥匈帝国和意大利提供了一些建议。

    德国希望意大利尽可能发展海军,并且在战争期间和德国组成联合舰队,应对敌人的海军威胁。

    而对于奥匈帝国,德国则希望其尽可能发展陆军,帮助德国抵抗东面俄国人的进攻。

    只要奥匈帝国能为德国抵挡一半的俄国军队,德国就能轻松应付剩下的一半俄国军队。

    而大部分德国军队的主力可以部署在西线,对西边的法国发起摧枯拉朽的进攻。

    如果能够轻松解决法国人的话,再将枪口调转向俄国,德奥意三国同盟的联军就能很快地攻克圣彼得堡,从而结束这场战争。

    关于如何应对法俄同盟,德奥意三国已经进行了多次推演。德国对意大利的海军和奥匈帝国的陆军寄予了厚望,并且认为只要英国和西班牙不干涉两大军事集团的斗争,德奥意同盟应当能够轻松赢得战争,成为最终的胜利方。

    当法国和德国也跟着大规模建造海军的消息传回西班牙,卡洛立刻明白自己建造海军的行为引起了整个欧洲范围内的海军军备竞争。

    这对卡洛来说并不是一个坏消息,毕竟此时西班牙建造的是无畏级战列舰,而其他欧洲国家建造的还是落后的普通战列舰。

    无畏舰和前无畏舰的差距不用多说,要是欧洲各国将财政全部投入到前无畏舰的建造当中,那不管他们投入多少资金到海军的建设当中,不管他们的海军吨位能够达到怎样夸张的级别,对卡洛来说都是无所谓的。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