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5章 靖康耻?不,开胃菜罢了!(北宋历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这个朝代的耻辱,软怂愚蠢,听着便让人直冒火气,就没见过这么软骨头的家伙。

    “赵桓其实本就倾向于逃跑或求和,只是被主战派一时给劝住罢了,现在不过是回到了他该有的道路上。其当即重用求和派的李邦彦、李棁等人,向金人表达求和之意!”

    “为彰显其等向金人求和的诚意,赵桓在李邦彦等人谏言下,下令不得得罪金兵,即是金人就算在城下修建攻城工事,也不得放一箭、投一枪。”

    虽然离谱,但确实赵宋那帮人干出来的事。

    “有一宋兵不小心向金人发了一炮,竟被赵桓等人下令枭首。”

    始皇等人也不知该怎么评价赵宋这些人的操作,这鸟朝活该被灭,打外敌懦怂软蛋,对自己人却狠的不行。

    将自己人给枭首,这不得寒了宋军士卒的心,打击他们抗击金人的士气?

    “赵桓派出李棁到金营求和,而李棁也和赵桓一样,懦怂软蛋,进入金营后便被金人的军势吓住,金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根本不敢反对。”

    王翦道:“上有斯君,下有斯臣,赵宋当亡矣!”

    李念则冷笑道:“赵宋这帮士大夫文官,平日里一个个都是铁骨铮铮、忠贞不二之士,可真事到临头,骨头一个比一个软,这就是赵宋的国朝养士?这就是读儒家圣贤书出来的文官?”

    冯去疾则好奇道:“那金人究竟提出了何等要求?”

    肯定不会像辽和西夏与赵宋和议时那般简单。

    李念道:“在赵宋某些人心里,恐怕在这时还将金人视为与辽人、西夏人一般的蛮夷,认为金人会提条件,应该也不会太多。蛮夷嘛,在他们这些读圣贤书通过科举入仕的士大夫眼里,能多少见识?得点小钱,只怕也会觉得大赚!”

    “可惜,他们这次想错了,金人所提出的条件是:赔偿黄金五百万两、白银五千万两、牛马万头、绢帛百万匹、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赵桓须尊金帝为伯父,还要派遣宰相、亲王入金营为质,护送金人渡过黄河。”

    这已经不是狮子大开口了,狮子根本吃不下这么多,这是暴龙大开口。

    不过,这条件太离谱了,赵宋再富有,应该也拿不出来。

    冯劫道:“赵桓等人答应了?”

    李念点了点头:“答应了!李纲曾反对过这些条件,但赵桓和李邦彦等人却同意。”

    蒙恬道:“那这么多金银绢帛,赵宋如何能拿得出来?”

    刚问出这个问题,蒙恬就意识到了什么,眼睛猛地瞪大,“难道是……”

    始皇等人也明白过来,赵宋皇室和国库不够,可这不是还有汴京百姓嘛。

    苦一苦汴京的百姓,使劲榨一榨,总该能榨出些油水。

    甚至要是汴京百姓的油水足,说不定还不用他们出钱,还有得赚呢。

    何况,汴京的百姓享受了这么多年作为首都老百姓的福利,也是时候回报一下国家了!

    李念沉声道:“赵宋的国库哪有这么多金银财货?当然只能搜刮汴京百姓。金人没能直接抢走他们的财货,却被他们的皇帝和官员抢走,何其讽刺?”

    “那三镇也被割让给金人,本是赵宋藩篱,却被赵桓等人拱手让于金人。”

    “这些人不仅软怂,更目光短浅,藩篱一失,下次金人再来,必将更为顺遂。”

    王贲这时注意到一点,道:“那太原不是阻住了金人的西路军?说明还未失守,其等割让给金人,这……”

    李念道:“太原当时确实未失,还在坚持抵抗金人。可金人未能将之攻下,却能从赵桓等人那里获得!”

    太原的军民本在坚持抵抗,却骤闻消息,他们被皇帝和朝堂上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卖了:你们不用再继续抵抗金人了,太原已经被割让给金人了。

    听到这些,始皇等人心中都憋着一股气,难怪李念这小子不喜欢宋,他们也很难喜欢。

    这就是靖康之耻?

    确实有够耻辱!

    皇帝软怂,大臣不忠,一群祸国殃民之辈!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