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4章 六国旧贵内部分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昭岳沉默,没再说话,又一名贵族道:“事实已然清楚,必定是屈通向秦人告密,其应当未死,说不得此时正被秦人奉为座上宾,喝酒吃肉。”

    想到屈通不仅没死,告密后还在秦人那吃香喝辣,营帐内许多人都生出一股怒火:这该死的叛徒出卖了他们,害得他们落到现在这般田地,自己却成功上了秦人的船。

    就算要投靠秦人,也可以跟他们暗里商量一二,他们又不是不懂变通,可现在这人吃了独食,增加了他们从秦人那“上岸”的难度。

    某些六国贵族深恨的不是屈通向秦人告密,而是屈通告密没喊上他们。

    恨归恨,偏偏他们没有办法直接处置屈通,人在秦人那好好活着,他们还能让秦人把屈通给交出来不成?但屈通不能处置,可屈通的亲朋还在。

    一六国贵族道:“屈通向秦人告密,犯下叛国背信重罪,若不处以极刑,恐难服众!”

    另一六国贵族秒懂这人的意图,配合道:“可屈通如今在秦人那里吃好喝好,我等没法惩处到他。”

    那名六国贵族道:“屈通的确不在,可其亲朋却在,无法惩处屈通,那便惩处其亲朋。”

    这话让营帐内一些人皱眉,倒不是为屈通鸣不平,而是屈通犯了罪,没法惩处屈通,就去惩处其亲朋家人这种做法,日后也可能用到他们身上。

    要是今后都这样做,必人人自危,害怕不仅自己一人受罚,还会累及亲朋。

    一人道:“屈通虽可能告密,犯下重罪,然其亲朋未必知情,我等无法惩处屈通,便处置其亲朋,这是否有些不妥?”

    那名六国贵族朝说话者看了过去,反问道:“如何不妥?若不惩处屈通亲朋,轻轻放过,今后不知会有多少人向秦人告密,必须要让那些居心叵测之辈看见后果,方能杜绝此事再有!”

    惩处不到屈通,连屈通亲朋也不处置,会让一些人觉得即使向秦人告密也没多大事儿,从而增加偷偷向秦人告密的可能,反而对屈通亲朋严厉惩处,能震慑住某些人。

    让他们在告密前想到如果事发,自己也许能没事,可亲朋却会遭受酷刑,从而不敢告密。

    熊心看向坐在帐内的一名老者,道:“令尹意下如何?”

    老者一直在帐内闭目养神,此刻听到熊心问他,睁开眼睛,道:“老臣以为当处置屈通亲朋,其中缘故,几位已说得很清楚,我等要杜绝此类之事发生,让在座诸位不会成为下一个屈通!”

    在老者话后,熊心道:“那此事便这般定下,屈通向秦人告密,犯泄密叛国重罪,当惩其父兄妻儿,以儆效尤……”

    熊心本来想以酷刑处死屈通的亲朋,可转念一想,屈通是楚国贵族,为楚国公族三大姓之一,当留一些颜面,遂又改成直接砍头,不用磔刑、车裂等酷刑。

    随着熊心下令,屈通亲朋很快给抓了起来,押送到营帐外。

    众人出了营帐,看着押来的屈通亲朋,有人不知发生了什么,一脸茫然,直到熊心宣布屈通的罪状,才知屈通叛变告密,导致秦人找到了那处港湾,摧毁船只,断了他们离岛的路。

    周围的六国士卒听到是屈通告了密,看向屈通亲朋的眼神相当不善,这该死的叛徒,当真该杀!

    宣布完屈通的罪状,熊心下令对屈通亲朋处刑,屈通亲朋中有人大呼冤枉饶命,然而只是徒劳。

    到这时,屈通有没告密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屈通告密让所有人有了一个可宣泄情绪的缺口,他们沦落到现在这般田地,都是因为出了该死的叛徒告密。

    昭岳等人闭上眼睛,不愿去看,他们认为屈通应当没有告密,可惜他们人微言轻,没法违逆其他人的意志。

    听到耳畔传来的惨叫声,闻着传来的人血腥味,昭岳等人生出一种悲凉的感觉:大将军明明满腔忠心,却被当作叛徒对待,将他的亲朋处死,着实令人心寒!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