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的程度了?
待所有人都看完,熊心开口道:“都看过了秦人的武器,众位爱卿可有两侧应对秦人?”
虽说已经知道秦人用的战船、用的武器,还知道武器的一个缺陷,但他们应对的可秦人,众人都认真思考起来。
过了会儿,一人郑重道:“大王,臣认为应趁秦军才到不久,尽快设法将其等击退,将水寨夺还回来。”
这话让一些人点头,此番过来的秦军不多,又才刚到未修筑好防御工事,不在这种时候击退秦人,难道等秦人修筑好防御工事再做?
听着似乎有些道理,可另一人提出了不同看法:“即使一时击退了秦军又有何用?秦人有那等战船,即便我等在陆上击败其等,其等也可逃归回船上,我等能拿其如何?”
“纵使这支秦军未能逃回船上,被我等灭杀殆尽,可秦人日后定会派更多秦人过来,到时我等又要如何?”
听了此人之言,众人心中都有些不高兴,可仔细想想,此人所言的确有道理。
即使他们能在陆上击败秦人,秦人也可逃回船上,用那种武器对他们发起反击,即使他们将此番到来的秦军全数歼灭,连秦人战船也一并拿下,可秦人之后肯定还会派大批军队过来。
以他们现在的实力,和庞然巨物的秦国根本不在一个级别,即便算上当地蕃人,把男女老少全算上,他们也就几万人,可秦人能出动的军队就能有这么多,根本耗不起。
看向提出不同意见的这人,一人有些气闷道:“那你有何高见?莫非我等要放任秦人在那,置之不理不成?”
这人向熊心行了一礼,道:“大王,臣以为应在秦人大军未到前,尽快离开此地,去往他处!”
听到这个建议,殿内众人沉默:又要逃跑?他们已经逃了许多次了,还能往哪逃?且茫茫海外,还能顺利逃到下一个合适的地方?
每逃一次,他们就要舍弃很多东西,每逃一次,他们的实力就会更衰弱一次,每逃一次,他们就需要重新开始一次……
殿内一直未说话的一名老者向熊心道:“老臣以为我等可一边与秦人交战,一边留下后手,并非只能与秦人死战到底,或是听闻秦人到来便望风而逃。”
“秦人到来,若我等连与之一战的胆气也没有,日后更会没了胆气,因此老臣认为必须与秦人一战,既是让秦人知晓我等厉害,也是提振我等胆气。”
“此番秦军兵力不多,虽有强横之兵,然兵器有缺,我等并非不能胜过,即使真如钟左徒所言,我等击败了秦人也无用,秦人可退回船上,秦人会再派大军过来,可此战也必须得打!”
连与秦人战上一场都不敢,便逃跑,他们人心也就散了,以后会更加畏惧秦人,更不可能与秦人对抗,更别说反攻神州,兴复六国。
老者说完后,一人道:“令尹所言极是,可我等要与秦人相抗,便需依靠蕃人,蕃人被秦人武器吓到,要使其等再与秦人交战……”
是啊,秦人对水寨发动攻击,很多蕃人士卒直接便被吓得当了逃兵,要让蕃人再去和秦人交战,蕃人能愿意?
对这个问题,老者只平静地回了一句:“其等害怕秦人,便不怕我等?”
众人转念便懂老者之意,只要他们拿住蕃人的软内,给蕃人施加的恐惧在秦人之上,蕃人肯定会“愿意”攻打秦人!
在熊心等人收到秦军到来的消息时,蒙恬正在他的旗舰上见那几名白日间被活捉的蕃人。
此时已入夜,船上点亮了灯,在灯火光亮下,只见几名戴着脚镣的蕃人畏惧地低着头,生怕抬头会冒犯到前方那名贵人。
白日间,他们不仅自己经历了炮击,还全程目睹了舰队如何炮击摧毁水寨,在他们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这些人太恐怖了,在这些人面前,他们建造的水寨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轻易便被摧毁。
蒙恬
第29章 发现了秦人武器的缺陷-->>(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