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某些考证,徐福带三千童男童女出海时,所带舰船只有数十艘,这也即意味着平均下来,每艘能载数十人,甚至上百人。
且始皇帝是令徐福出海寻仙,以始皇帝的性子,必会让徐福带上他给仙人准备的求仙礼物,数量很可能极其庞大。
光是始皇准备的求仙礼物,便已经占了徐福船队的一批载重,徐福还带了三千童男童女,数百工匠、军卒,这些人本身也要占据船队的载重,何况其等要吃喝,还得带上足够的粮草。
如果光载人,徐福的船队只怕能载数万人,而蒙恬此次率领舰队出海远比徐福出海时轻松,光是不必带求仙礼物这点,便能让舰队多出许多载重用来载人,一千多人根本不算多。
忽然,行驶在舰队最前的一艘舰船发来旗语:他们船上的瞭望员发现在前方海面上有陆地出现的迹象,根据观察到的特征,那应当是片规模不小的陆地,极可能便是他们此次的目标——在夏商时被认为是九州中“扬州”、今时被称为“夷洲、流求”的大岛。
根据陛下给他们的任务,他们此番过去是要摸清楚流求所在,探察流求上的情况,最好在那占据一块能作为港口的地方。
得到前方舰船传来的消息后,蒙恬拿起望远镜,朝着前方看去,他也逐渐看到有大陆的痕迹在远方的海平线上显现,根据他在海军学堂学到的知识判断,这是片不小的陆地!
‘这就是流求,后世人心心念念的台湾岛?据李念公子说,直到他到大秦时,后世华夏还未将之收回,但后世没做到的事,大秦现来做到!自古以来,这流求便是我华夏不可分割之地!’
蒙恬脸上露出一抹笑容,他将望远镜放下,立刻下令:“传本将命令,已发现目标,全体警惕,做好战斗准备!”
据在来前收集到的一些情报显示:流求岛上不仅有蕃人居住,一些六国旧贵也很可能在岛上。
跟蕃人蛮夷,或许能和平相处,可和六国旧贵,除非六国旧贵愿意束手就缚,向大秦投降,否则难有缓和余地。
在蒙恬命令下,整支舰队迅速做出反应,负责火炮的士卒对一门门火炮进行检查,保证等会儿发生战事,火炮都能装填使用,那些负责登陆作战的海军士卒在检查自己的甲胄、武器,工匠们也在船上走动,检查船只的各大要处,以保证舰船能正常航行。
随着整支舰队的人员紧锣密鼓地备战,那座在海平线上的陆地逐渐显出真容,越发清晰,虽能看到其海岸线,却看不到海岸线的尽头在何处,会有这种情况,表明这是片规模不小的陆地!
看着舰队一点一点朝陆地接近,舰队所有人都打起十二分精神,在操练时,他们已演练过如何海战对敌,可那只是演练,这次却可能要真枪实刀与人交战。
蒙恬拿着望远镜,一直在观察前方越来越近的陆地,在到达一定距离后,他又下了一道命令:“传本将命令,镇国号、安邦号、济世号、奋武号向目标继续航行,其余舰减速航行!”
虽说应该不会遇到什么像样的阻碍,就算真有六国旧贵逃到了流求岛,也对他们产生不了多少威胁,但蒙恬觉得小心不为过,能够避免危险,还是尽量避免。
某些战事失败,往往就是不注意细节,自以为不会有危险,最终导致战败。
蒙恬可不想因为粗心大意而败。
而且,这是大秦海军第一次正式出海,他要将任务给完成得漂漂亮亮,更要谨慎!
不能一股脑将整支舰队都直接驶向那片陆地,万一有能威胁到舰队的危险,如此鲁莽闯入过去,岂不是将整支舰队置于危险当中?
先派遣几艘舰船前往探察,舰队大部队跟在其后,若真有危险,也能让大部队及时撤退,减少损失。
得到蒙恬命令后,四艘巨舰中的一艘和三艘小些的舰船从舰队中脱离,先一步朝那方陆地航去。
这些
第23章 大秦海军,出动!-->>(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