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52章 有许多事情,本不该认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有许多事情,本不该认真。

    若是太过认真,就会陷入极端。

    不该认真的事情非要认真。

    益处不大,负面效果却是极大。】

    生活里许多事本不必较真,过度认真反而易陷入极端。就像有人为社交场合一句客套的“改天聚”,执着追问具体时间。

    为网购商品包装的细微破损,和客服争执半天——这些较真多是徒劳,益处寥寥却易滋生负面情绪。

    人之所以对小事较真,常是错把“较真”当“用心”。

    有人把同事随口一提的建议当否定,花整晚修改方案却发现对方早忘了。

    有人因伴侣偶尔的疏忽,翻出陈年旧账争吵,忽略了对方日常的付出。

    这种“认真”本质是对生活掌控欲的偏执,总以为抓住细节就能稳住生活,却不知生活本就如流水,强行攥紧反而失了从容。

    太过较真的人,往往在细枝末节里丢了全局。就像为整理桌面文件格式,耽误了重要报告的撰写。

    为纠结一句无心的话,冷了多年的交情。真正的智慧是分清轻重。

    对工作核心环节要一丝不苟,对家人真心要全心呵护。

    但对路人的无心冒犯、生活的小瑕疵,不妨坦然放过。

    不较真不是敷衍,是清醒的权衡。就像下棋者不为一步得失纠结,只盯整盘走向。

    少些“非要怎样”的执着,多些“这样也很好”的坦然,反而能在松弛中守住更珍贵的东西。

    《老钟表匠的铜齿轮》

    陈守义蹲在巷口修钟表时,总爱盯着墙根那丛薄荷。

    薄荷长在青石板的缝隙里,茎叶沾着灰,却还透着股凉丝丝的气。

    他修表的摊子就支在老槐树下,一块褪了色的蓝布铺在木桌上,摆着螺丝刀、镊子和一堆发亮的铜齿轮。

    那些齿轮是他从废品站淘来的,洗干净了摆在阳光下,能映出细碎的光。

    这天午后,巷口来了个穿西装的年轻人。

    年轻人手里攥着块镀金手表,表链断了一节,表蒙子上有道裂痕。

    “师傅,能修不?”

    年轻人把表往桌上一放,西装袖口露出块亮闪闪的手表,比要修的这块还新。

    陈守义拿起表翻来覆去看。

    表是好表,瑞士机芯,只是表链的卡扣松了,表蒙子的裂痕也不深,用抛光膏擦一擦就能淡下去。

    “能修。”

    他从布包里摸出小钳子。

    “表链换个卡扣,表蒙子抛个光,二十块。”

    年轻人皱了皱眉。

    “就这?我在商场问,说要换整个表链,表蒙子也得换,要三百呢。”

    陈守义捏着卡扣往表链上安,指尖的薄茧蹭过金属面。

    “没必要。卡扣能卡紧,表蒙子没裂到机芯,抛抛就行。”

    他说话时没抬头,镊子夹着颗小螺丝往机芯里拧,动作轻得像怕惊着谁。

    年轻人盯着他修表的手看了半晌,忽然笑了。

    “师傅您实在。”

    又补了句。

    “我叫林伟,开了家广告公司,就在巷尾那栋楼。”

    陈守义“嗯”了一声,没接话。

    他修表时不爱说话,总觉得说话分神,容易拧错螺丝。

    老辈人说过,修表就是跟时间打交道,差一分一毫都不行。

    这话他记了一辈子,从十五岁跟着师傅学修表,到现在六十出头,手里修过的表能堆满半间屋,却从没因为马虎弄坏过一块。

    修完表,林伟递来张名片。

    “师傅,以后有需要帮忙的,尽管找我。”

    陈守义把名片塞进布包,没当回事。

    他这辈子守着修表摊,除了换零件要去趟废品站,几乎不跟外人打交道,哪用得着“帮忙”。

    可没过多久,还真用上了。

    那天城管来拆违建,巷口几家搭了棚子的铺子都被拆了,陈守义的修表摊虽没搭棚,却因为“占了公共空间”被说了两句。

    他心里憋着气,收摊时没注意,把装铜齿轮的木盒落在了槐树下。

    等第二天一早发现时,木盒早没了影——那盒齿轮里有几颗是民国时期的老货,是他年轻时从一个老掌柜手里收的,比金子还金贵。

    他在巷口转着圈找,急得直搓手。林伟恰好开车经过,摇下车窗问。

    “师傅,咋了?”

    陈守义红着眼圈说。

    “齿轮……装齿轮的木盒丢了。”

    林伟把车停在路边,陪他找了半晌。

    太阳升到头顶时,林伟忽然拍了拍他的肩。

    “师傅,别找了,我帮您印几张寻物启事,贴在巷口的布告栏上。”

    陈守义没抱啥希望,却还是点了头。

    林伟办事利索,下午就把寻物启事贴好了,上面印着木盒的样子,还留了他的手机号

第352章 有许多事情,本不该认真-->>(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