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章)打压一波,拉拢一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这详细计划整整谈了两天。

    才大概把细节敲定下来。

    用霍海的话来说,打压一批,分化一批,拉拢一批。

    不能过于明显的让他们感觉到在整他们,威胁他们的统治力,免得他们联合起来反抗。

    本来众多羌人平时自己都不互相联络的,一盘散沙,别被搞的突然联结在一起了。

    至于打压哪一批,又分化哪一批,又拉拢哪一批呢?

    打压出头鸟,分化不安分的,拉拢老实的。

    这个打压,不是抽一巴掌压制一下,是打倒在地押赴刑场。

    出头鸟这一部分人的麾下,直接给他散了,消化掉,消化到各个需要工人的商人、工程队伍里面。

    分化的这一批,把他们和羌人首领分开。

    至于这拉拢的一批,让这些老实的羌人首领得到奖励,入朝为官或者成为大商人,都是可以的。

    这事情,以李广出头去做。

    不过,来到金城的羌族首领们,还是强烈要求见霍去病。

    而来到金城的商人们,听说霍海在这儿后,也是想要和霍海见一面。

    霍海哪有功夫理他们?

    不过最终,霍海还是开门见了几个人。

    这个带头的人,叫做丁赐,霍海认识。

    丁赐,开国功臣阳城侯丁复的曾孙。

    之前刘彻召集天下官二代富二代们来到上林苑欣赏火枪问世,震慑天下,就把他给招来了。

    当时霍海得知丁赐在临沂这个小地方办事儿后,还教丁赐了一道临沂炒鸡。

    之后发生的事情过于震撼,让丁赐力求留在长安。

    大汉发展的太快了,如果再回去琅琊郡,那就赶不上趟了。

    更何况自己还不只是回去琅琊郡,而是回去临沂这个小地方。

    但是,自己在长安什么都不会,又如何自处?

    丁赐想到了霍海教的炒鸡,想要开一家店,一边赚钱糊口,一边在长安学习。

    但是丁赐无门无路无钱,没办法在长安活下去。

    找了好久,丁赐终于找到了路子。

    大农令颜异。

    大农令,是景帝留下的称呼,实际上现在朝堂上的人一般根据传统习惯,把这个位置称作大司农。

    大就是三公九卿之意,司就是管理农就是农业。实际上这个职务不只是管理农业,还管理财政,管理贡赋。

    贡赋就是贡品和军赋,也就是各地贡献给皇帝的珍贵土特产和臣民向君主缴纳的军车、军马等军用物品,君主再给予回赏。

    说白了就是……汉代版本的转移支付。是赋税比较特殊的一部分。

    大司农这个位置,是刘彻要给赵过留着的,但是赵过现在太年轻了,别说大司农,治粟都尉都还没轮上他。

    得卜式上位大司农或者相关高位后,才有位置腾给赵过。

    所以,刘彻就从官员里面选了个清正廉洁的典范出来出任大司农的位置。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而这个清正廉洁的典范,正是复圣,常务副圣人颜回的后代颜异。

    颜异,正是琅琊郡临沂人。

    虽然说当初颜异跟着他老爹颜高来长安,都已经三十多年了,颜异压根不认识丁赐。

    但是说其是故阳城侯丁复的后代,颜异还是开门见客,会见了丁赐。

    丁赐也不客气,进屋就阐明了自己的困境,并且表示,自己想要留在长安学习,但是苦于家道中落,身上没有钱财,在长安也没有熟人,以前的旧人也找不到了,希望颜异能够支持自己一把。

    颜异其实是有点纠结的,和其他二位半圣孟家荀家不同,颜家从来就是把孔子教给老祖宗颜回的东西当家学传的。

    说白了,颜家历代都以颜师二字当己任。

    他们传的就是儒学。

    现在有个老乡求上门,借一笔钱去学习。

    按道理颜异应该借的。

    问题是对方学的不是儒,而是要去学新学派科学。

    颜异就要考虑影响了。

    不过最后,颜异还是决定,这钱借了,不,不是借,是送了。

    原因也简单,霍海当初可是夸孔子是圣人,是有史以来最厉害最有智慧的人。

    虽然当时霍海的举动,是为了和孔安国斗嘴,扯虎皮拉大旗,但的确是抬高孔子地位没错。

    别的人这么抬,没意义,而霍海抬,就很有意义。

    霍海,文坛大家,新政改发起人,万商鼻祖,太子宫詹事府詹事。

    霍海抬轿子,那才是真抬轿子。

    而且霍海的《儿童六课合订版》还包含了《道德》而道德中,主要选节有七成是儒家的内容。

    所以,是友非敌。

    于是,丁赐得到了这笔赞助,留在了长安读书。

    作为投桃报李,丁赐把这事儿搞的长安人尽皆知,一时之间也是传为美谈。

    颜异上任大司农后,就开始熟悉业务,很快就发现了清晰的发展脉络,就去询问过霍海是不是现阶段要大搞经济作物。

    而因为颜异的位置特殊,霍海也是把一些必须要他知道的事情告知了他。

    总之就是,经济作物要搞,但首先要搞粮食蔬菜,经济作物还是其次。

    但是,经济作物又不能不搞。

    霍海还是跟颜异推行了男耕女织的思维,讲小地方的人最好还是男耕女织,而大地方的人自然是要享受工业福利的。

    至于经济作物,在工业化产区自然是要大规模生产的。

    于是颜异就在任上请教赵过,开始定制新的计划。

    制定完计划后,颜异需要一些人来执行,于是就把丁赐找了回来。

    丁赐拿了钱之后,在长安开了一家临沂炒鸡。

    并且这临沂炒鸡还是霍海发明的。

    这玩意儿流行起来就很快。

    因为确实好吃,所以生意很火爆。

    丁赐很快就赚回本了,开始扩大规模,请工人,又选了几个在长安的有天赋的老乡,教他们临沂炒鸡。

    等他们接手后,自己就在学习。

    很快,丁赐也大学毕业了。

    不过因为他来得晚,没有赶上大学升官考试,没跟儿宽一样为官。

    他开始经商了。

    这个时候,颜异就找到他,希望丁赐可以去敦煌四郡,办差事。

    一就是调配种子,配合工作,把朝廷需要各地种植的农作物给推广开,比如新一季马上要在这边种植棉花,就需要丁赐去推动。

    二,就是帮助在这里收揽贡品,主要是收揽西域和羌人的贡品送回长安。

    虽然不是当官的,但拿到了差事之后,丁赐也就成了黑顶商人了,所以他来到金城后,虽然他资产在大家中间是个小卡拉米,但所有商人还是以丁赐为马首是瞻。

    丁赐此时见到霍海,就把自己这大半年来的事情给讲了一遍。

    霍海点头:“干得不错。”

    既然在长安开了炒鸡店,又把手艺传给了不少临沂老乡,那就算是把手艺传下去了。

    丁赐挠头苦笑:“不经商时,我见霍大人如井底之蛙望天上月,经商后,我才知道霍大人如这浩瀚宇宙,而我就是卑微的一粒尘土。”

    霍海:“你还没等到属于你的时机,好好干吧。”

    “你准备在这边做什么生意?”

    丁赐:“准确的说,我还没决定好要做什么生意。”

    “我先过来看一趟,找一门生意,然后回去在股市上公开招募投资,创建公司,目标是创建一家可以在股票交易中心上市的量级的公司。”

    霍海来了兴趣,大汉已经有这种年轻人了吗?

    直接脱离实业,目标就是上市。

    霍海来了兴趣:“那么你想要做什么样的生意?”

    “或者说经过你的考察,你觉得什么生意可以做到上市?”

    丁赐有点不好意思说。

    霍海:“你别不好意思,你就当我是投资者,你要说服我投资,请开始你的表演。”

    丁赐:“其实从一开始,我发现,做粮食生意,肯定是稳赚不赔,必然赚钱的,但是跟大司农颜异大人聊了天之后,我了解到粮价之所以稳定不动,是因为陛下在后面调节,所以粮肯定是不能做的。”

    “然后我来到金城后,考察了三个生意,这三个生意我觉得很有希望做上市。”

    霍海:“说说看。”

    丁赐:“第一个生意,是羊皮。”

    “长安的皇家研究院发布的科学报中,有人总结出,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物体处于稳定状态下所排开液体的重力。”

    其实,浮力定律这种事情,大汉这边老早就有人知道了,只是没人把它总结出来罢了。

    因为《曹冲称象》这个故事记载在三国志中,并不是当做科学发现记载的,和浑天说还有圆周率等记载方式完全不同,就纯是用来夸曹冲聪明的。

    所以,理论上很早就应该有很多人知道浮力定律了,只是没有做成公式公布。

    霍海:“所以,你通过浮力公式做出了什么创新?”

    丁赐:“缝革为囊。”

    霍海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明白了过来:“羊皮筏子。”

    丁赐认真点头:“羊皮筏子……好名字!没有错,因为船在大河这么大的水域上行驶,很容易翻船

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章)打压一波,拉拢一波-->>(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