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26章:疯魔的魏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每个角落。

    “父皇静养,国事暂由孤代劳。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没有人出列。

    今天的朝会可不是来处理政务的,要是有哪个不开眼的整出一堆政务出来,那就不用开眼了。

    侯君集还想再说些什么,却被李承乾的目光止住。

    太子的眼神很淡,却像带着无形的压力,让满殿的绯紫袍服都矮了三分。

    侯君集心中咯噔一下。

    昨日之太子与今日之太子已然完全不同。

    不再是他能随便大呼小叫的了。

    作为参与两次玄武门之变的老人,侯君集意识到,太子的威严似乎比陛下更盛。

    当年陛下是政变,可太子是实打实‘造反’打下了玄武门。

    这里头的概念完全不同。

    良久,房玄龄率先躬身:“臣,遵旨。”

    长孙无忌紧随其后,声音有些发哑:“臣,遵旨。”

    接着是魏征,杨师道.黑压压的朝服如波浪般起伏,山呼万岁的声音在殿宇间回荡,却少了几分往日的虔诚,多了几分不得不从的沉重。

    殿外的阳光斜斜照进来,在金砖上投下长长的影子。李承乾转身走向后殿,玄色的蟒袍在光尘中浮动,像一只展开翅膀的黑鹰。

    身后,檀香依旧笔直地燃着,只是谁都知道,有些东西,从昨夜的玄武门开始,就再也回不去了。

    ——

    东宫。

    其实现在李承乾要处理的事情还不少,但很多事情不能急。

    别看现在连传国玉玺都到手了,但要说真正去登基,还是差了不少。

    单单就说文臣这块,真正能够办事的心腹加起来,还真没有几个。

    汉王李元昌就不说了,其他方面还行,要说处理政务,纯粹是个混子。

    杜荷其实是不错的,但本身的能力有限,先前就是靠着门荫在宫里当值。

    真有本事,靠着其父杜如晦的名头,少说也是六部侍郎。

    但很可惜,比起如今的朝堂来说,还真就排不上号。

    李德謇呢,较真起来,文不成武不就。

    将作大监听起来不错,其实就是个管营造的,不然靠着其父李靖大唐军神的名头,还能不被李世民提拔?

    现在李靖自己也清楚儿子是什么水准。

    不是说忌惮,李世民唯一忌惮的只有李靖,至于其子,那还不配,有本事李世民肯定会重用。

    真要说起来,跟着李承乾的这些心腹,唯一有些本事的就只有赵节了。

    母亲公主的身份,继父又是中书令,但这并不足以让他有资格去担任一州父母官。

    洋州刺史这个官职,虽说避免不了家境的关系,但赵节自己也是有能力的,上任后不说大有作为,但确实没有什么过错,把洋州管理得不说井井有条,至少还算平和。

    听起来好像不怎样,实际上能够把一州政务处理好,就已经算是能耐了。

    那李承乾要怎么办,总不能说现在就把房玄龄跟长孙无忌撸下去,然后让杜荷,赵节上位?

    综理朝政,听起来简单,但真正面对全国政务的时候,就知道是怎么个事了。

    赵节也是办过事的,如果李承乾去跟赵节说,让他顶替房玄龄的位置,同样是一万个拒绝。

    自己有几斤几两,赵节还是很清楚的。

    李世民为什么能顺利接手李渊的朝堂,就是因为他麾下文臣武将云集。

    李承乾的尴尬之处在于,他没有比现在朝廷上更好的人手。

    当然,硬顶上去是没什么问题的,但却会让大唐的统治不可避免产生混乱,相当于开历史倒车。

    所以现在主打一个稳定。

    再就是等辽东的十万精锐抵达长安先。

    ——

    魏王府。

    “已经第五天了!”

    李泰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嘶吼,他一脚踹翻了面前的案几,上面的《括地志》手稿散了一地:“太子那边连个音讯都没有!他到底想干什么?杀了我们就痛快点,这样吊着算什么?”

    李治坐在窗边的胡床上,手里摩挲着一

第426章:疯魔的魏王-->>(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