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跟程咬金,得到消息后,总算是松了口气。
    就像是李承乾猜测的那样。
    在启夏门被夺取前,李世民就已经安排了大量府兵进行布防。
    长安城内,更是有四万禁军被偷偷调动。
    这件事,别说长孙无忌跟房玄龄,哪怕是李靖,都毫不知情。
    哦,不对。
    李靖现在知道了。
    按照朝廷上商议出来的对策,李靖过来调动部分禁军。
    到了才发现,这些禁军早就已经遵照陛下诏敕被调走埋伏。
    且在李靖抵达之后,他本身都被限制了,没有陛下诏敕不得离开。
    这也是为什么朱雀大街,李靖迟迟不到,是尉迟敬德跟程咬金出面的原因。
    李世民在寝宫内,又是怎么秘密安排这一切的。
    这就不得不说皇室内侍张阿难了。
    寝宫内的诏敕,全都是通过张阿难这边发出的,作为内侍兼右监门大将军,秘密传达陛下诏敕不是什么难事。
    且李世民作为打江山出身的皇帝,除开历史留名的一众臣子,本身还有大量的忠诚麾下。
    绕开所有人传令,这并非多大的难事。
    且只要太子队伍要出城离开,那么宫廷禁军跟城外府兵,便会立即夹击太子大军。
    三万神武军不少,很强,且有大炮。
    可这个时候,哪怕是损失惨重,一场血战,李世民也要把李承乾留在长安。
    他可不敢再放走太子了。
    潼关之事,不容许再出现。
    老李家的脸面,都要被丢光了。
    其实苏定方还是有些想不通。
    既然陛下安排这么周全的计划,可为什么不动手,反而是要让太子入驻长安呢。
    大内宫廷。
    太极殿,寝宫内。
    “承乾,他终究是朕的长子啊。”
    李世民叹息说道。
    现在的身体情况,李世民也不知道到底能不能熬过去。
    而大唐,李家。
    是需要一个优秀的继承人。
    不管是从前,亦或是现在,在李世民的心里,太子一直是最优秀的继承人。
    可就是,犯了跟历史上所有太子一样的错误。
    太急了。
    都已经是太子了,这大唐天下迟早都是他的。
    为何偏偏,要这么急呢。
    甚至是不惜起兵谋反。
    李世民其实是有些想不同的。
    毕竟,他没当过太子。
    所以不能感同身受。
    哦,还是干过几个月太子的。
    只是他当太子那会,跟当皇帝还有什么区别,不过是走个形式罢了。
    因为没干过,所以不能体会当太子的煎熬。
    只是这一场病,让李世民有些担忧。
    是以只要太子稳稳当当的,李世民还是想让太子继续当太子。
    说到底,李世民对于李承乾,还是有很深的感情。
    这可是观音婢的嫡长子,更是灌注了观音婢的希望。
    当年,观音婢临终前,都在念叨的孩子。
    都说李世民偏爱魏王,可实际上在李世民的心里,从来就没有缺少过对李承乾的喜爱。
    “殿下,有消息传来,太子正在前往宫外别苑。”
    外面有侍卫汇报,得到消息的张阿难赶忙告诉陛下。
    李世民也是松了口气。
    他还真是担心,太子会在这个时候退走长安。
    “陛下,太子是不是知晓了。”
    其实在张阿难看来,太子在这个时候,应该是要走的,不应该会继续待在长安。
    尉迟敬德跟程咬金一过去,太子就知道陛下苏醒了。
    哪里会冒险继续留在长安。
    可偏偏,哪怕是知晓陛下早就醒来,太子依旧还留在长安。
    张阿难自认城外府兵跟禁军的布置,太子肯定是不知情的。
    连朝廷诸位大臣都不知晓,且都是临时调动,太子根本不可能得到消息。
    李世民闻言,却在此刻笑了。
    “承乾他,肯定是已经猜到了朕的打算。”
    这一刻,李世民突然赶紧自己跟儿子,有几分心有灵犀之感。
    是因为猜到了,所以不想跟他死磕。
    “陛下,接下来呢。”
    张阿难有些看不懂。
    太子入了城,然后呢。
    李世民道:“接下来,自然是太子监国啊。”
    
第345章:太子不敢出长安-->>(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