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开门营业,抓。
    借口说没粮食的,抓。
    胆敢涨价者,抓。
    抓了这么多粮商,世家这边却没有人敢出来说话。
    倒也不是没有,但凡敢说的,现在也在大牢里面了。
    对于这些生活在洛阳的小家族来说,他们是真心不想参与到陛下跟太子的争斗中去。
    因为对他们来说,只要不参与,最后不管是陛下赢了还是太子赢了。
    他们生活依旧。
    不会因此多几分钱财权势,亦是不会少几分。
    那这样又有什么意义呢。
    就算有功劳,那也是大家族的功劳,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陈老,您有所不知。”张家的一位年轻子弟眼神中透着自信,抢话道,“洛阳城中诸多守将,皆出身于我等世家。只要我等世家齐心协力,晓之以利害,动之以亲情,那些守将岂会再死心塌地追随废太子?”
    “届时,我等里应外合,助陛下大军入城,平叛之事易如反掌。”
    “此乃我等立功的良机,若能成事,日后我等世家在朝堂之上的地位必能更上一层楼,荣华富贵唾手可得。”
    这话听起来很振奋人心,可能站在这里的,哪个不是人精。
    “话虽如此,可也不可掉以轻心呐。”
    孙家的一位老者捻着胡须,满脸忧色:“李承乾既敢据守洛阳,岂会毫无防备?我等欲策反守将,还需谨慎行事,切不可叫其察觉我等意图,否则一旦打草惊蛇,后果不堪设想。”
    长孙家的中年男子神色凝重,不慌不忙道:“这一点我亦有考量。”
    “我等可先遣族中与那些守将关系亲厚之人前去接触,旁敲侧击,探其心意。若见其有动摇之态,再许以厚利,晓以大义。”
    “且我等可多管齐下,一面策反守将,一面在城中散布流言,以乱其军心民心。”
    却有人害怕:“万一事败,也不知道废太子会怎么对付我们。”
    “那刀剑可是不长眼的。”
    张家的公子哥猛地一拍桌子,霍然起身:“怕些什么!”
    “如今李承乾才是叛国之贼,我等助陛下平叛,乃大义之举。”
    “况且我等谋划周详,又有众多世家联手,岂会轻易败露?”
    “事成之后,陛下必当重赏我等,又怎会降罪于我等?”
    “退一万步讲,若我等按兵不动,待李承乾在洛阳站稳脚跟,我等这些世家迟早会被他清算,到那时才是大祸临头。”
    “大家好好想想,废太子的新政,在辽东是如何实施的,那么多的贵族,全都被他搞的那个大审查所抓捕,硬是没留半点。”
    “要是太子在洛阳这么一搞,请问在坐的诸位,谁能受得了?”
    众人听了,皆陷入沉思。
    太子在辽东搞的那些事情,听起来真是叫人害怕,那可真是直接掘世家的根基。
    要是在洛阳这么搞一遭,在坐的世家,大概是没人能逃过的。
    倒是因为这事,先前太子那边倒是说过,不会用来对付大唐世家,只是对外邦的手段。
    说是这么说,可真能信吗。
    就在大家以为,要同气连枝的时候。
    偏偏一直默不作声的王家老者缓缓起身,长叹一声道:“诸位所言虽有理,可我王家终究家小业微,根基皆在洛阳。”
    “一旦事败,那李承乾必恼羞成怒,我王家上下岂有活路?”
    “再者,那李承乾手中握有霹雳火,此乃连陛下都忌惮不已的攻城神器。”
    “想当初,太子征讨高丽,便是倚仗这霹雳火,势如破竹,攻无不克,轻松荡平高丽,而后又连下新罗、百济,一统辽东之地。”
    “如今陛下大军迟迟未发,想必也是忌惮这霹雳火的威力。我王家实在不敢贸然行事啊。”
    此言一出,堂中顿时一片寂静。
    霹雳火的名头,便是成就太子的丰功伟绩。
    这可是陛下都羡慕的好东西,组建了火药司,召了那么多高门大道,前些日子还有魏王悬赏。
    可到现在,也没听说弄出来。
    还是只有太子掌控。
    要是大军攻城,被这霹雳火一炸,
第305章:贞观第一大案-->>(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