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辛辛苦苦大半辈子了。
    如今四海升平,国泰民安。
    朕花自己的钱,怎么就不能享受享受了?
    李世民之所以对太子一再容忍,跟这内库的钱,是有着很大关系的。
    每次享受,大手撒钱的时候。
    总会想起之前的苦日子,也同样会想起,现在这快乐日子,是太子带来的。
    对于李承乾,李世民是有感情的。
    否则历史上,哪怕是李承乾都已经谋反了,哪怕是在李承乾的计划里,都要准备把李世民以称病为由骗进东宫谋杀,最后也不忍心处死太子。
    甚至因为是想保全太子的性命,从而没有立更加偏爱且顺位的魏王为太子,而是选择了晋王。
    这份感情,是真实的。
    所以现在,即使知道了太子有谋反的嫌疑,召回长安,李世民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去废太子。
    只是不想让太子走上起兵造反的道路。
    “殿下,消息是长孙司徒送来的。”
    “他从太子口中得知,而后亲自去看了纺织厂,这是长孙司徒送来的密报。”
    内侍张阿难把长孙无忌送来的文书放在案几上说道。
    李世民闻言,拿起来翻阅。
    内容不算长,几百字。
    讲述的是长孙无忌所见到的纺织厂景象。
    尤其是太子新造的纺织机,在纺纱上,竟是传统纺织机的数十倍之多。
    还有飞梭织布,能够更快的制出精致保暖的布匹。
    最为主要的是,棉花。
    “棉花,能织布?”
    李世民喃喃说道。
    大唐是没有棉布的,衣物皆为麻织物,贫苦百姓大多穿着麻制衣物,称为“布衣”。
    此外,麻织物还用于制作绳索、渔网、丧服等。
    再就是丝织物,以蚕茧为主要来源,通过缫丝工艺获得丝线,再织成各种丝绸织物。
    最后便是毛织物,主要以羊毛、羊绒、驼毛等动物毛发为原料,具有保暖性强、弹性较好的特点。
    棉花传入神州其实很早,大约在商周时期,就通过不同路径传入边疆地区,但种植并不广泛,棉布也较为少见。
    受限于信息传播的速度,一直到宋末元初,棉花种植和棉纺织技术逐渐向内地传播。
    历史上,是黄道婆从海南黎族地区学到了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并对纺织工具和技术进行了改进和创新,极大地推动了江南地区棉纺织业的发展,棉布开始在民间逐渐普及。
    “所以太子从西域运送大量棉花,并非是为了观赏,是为了织布?”
    李世民意识到,当初太子要棉花的缘由了。
    这是要在麻布的基础上,再造棉布。
    衣食住行,衣排第一。
    太子办厂的特点,李世民早已经深有体会。
    犹如之前的竹纸厂那样,李世民让皇宫这边办的厂,收益虽说也不少,但比之太子东宫,相差甚大。
    现在太子办纺织厂,这意味着,往后布匹的价格,很有可能也会跟竹纸一样,被太子打下来。
    “陛下,若是太子纺织厂真的能办起来,往后这天下的百姓,可都是有福气了。”
    “臣听闻,太子已经下令,要在洛阳周边,以及河南道,淮南道,江南道,大面积种植棉花。”
    “等到这棉花所产之数起来,则布匹降价,岂非是天下百姓人人都能穿得上衣。”
    内侍张阿难奉承道。
    其实站在张阿难的立场,虽然没有党派的区分,但明显是更加亲近太子的。
    这其中的缘由,不在于太子,而是在于长孙皇后。
    观音婢自小跟李世民,可不是什么花瓶。
    李世民能够夺取皇位,其中也有观音婢的功劳。
    张阿难也是受过长孙皇后的恩情,而长孙皇后最为疼爱的,就是太子了。
    临死前也一直在告诫陛下,不能行废太子之事,即便是太子患有腿疾。
    李世民闻言,笑着满意的点点头。
    毕竟是自己长子,今有成就,当父亲的自然也开心。
    只是随即,好像想到了什么,面色突然就冷了下来。
    内侍张阿难心中咯噔一声。
    
第282章:仿制霹雳火-->>(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