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朱高煦实在是太气人、太顽劣了。
    朱高煦虽然才五岁,可身高已跟寻常六七岁小孩差不多,再加上比较壮实,便是说他八岁也有人信。
    九月份,朱高煦被送去大本堂读书,结果儒、算两科成绩都不行,也就自然成绩勉强合格。
    成绩不行就算了,朱高煦还在大本堂打架,欺负几个年龄较小的皇叔!
    “啊!”
    “好疼,娘亲别打了!”
    “再打儿子的屁股都要烂了!”
    朱高煦瞧见朱棣进来,叫得更大声了,还装可怜地喊道:“父王,快救救我!”
    朱棣其实挺喜欢朱高煦的,见状有些心疼,但并未阻止徐妙云,而是道:“你必是做错了什么事,不然岂会让你娘亲如此痛打?她打你,疼在你身上,也疼在她心上,知不知道?”
    朱高煦哭着道:“煦儿知错了,娘亲快停手吧。”
    “知错?”徐妙云横眉横眉叱问,“你上次也说知错,结果没几日打了十九叔朱橞。你若真知错,岂会一再犯错,害得我明日又要去大本堂和你一起接受批评教育?”
    说起这事徐妙云就来气。
    大本堂如今教育方法受刘宽影响颇大,不知从何时起,只要学生成绩太差,或是在大本堂闯了祸,老师们就会请家长。
    就是皇子犯了错,朱元璋的嫔妃也会过去接受批评教育。徐妙云只是个王妃,自然也逃脱不了。
    朱高煦上学不到两个月,便被请家长七次!
    徐妙云本是个清高性子,脸皮也薄,结果被大本堂三科老师批评教育了七次,硬是将脸皮给练厚了,再也清高不起来,这让她如何不气恼?
    她又落下一尺,眼见朱高煦屁股被打得红通通,终究不忍,停下了手。
    “这孩子不是妾身一人的,大王既然回来了,明日便去大本堂跟高煦一起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吧。”
    说完,她将戒尺塞到朱棣手里,飘然离开。
    朱棣捏着尺子,想到明日会大大丢脸,便又将朱高煦按着打起屁股来。
    “啊,父王为何打我?难道不疼煦儿了吗?”
    朱高煦大叫,可惜毫无作用。
    教训完儿子,朱棣来到道衍和尚居住的偏院,将今日在奉先殿领听到及议论之事有选择地说了——主要是瞒下了刘宽所讲的大明史事。
    道衍听完皱起了眉头。
    朱棣见状问:“莫非俺今日在奉先殿的应对有什么不妥?”
    道衍道,“大王应对并无不妥,只是贫僧没想到,陛下会让大王督办让日国‘改稻为桑’及‘移民’之事——这可不是个好差事啊。”
    “其实以大王之军功,只需进入南海水师,再稍微立下一些战功,便可累积到指挥同知的功劳,然后获得就藩资格。”
    “督办日国之事功劳虽大,可大王其实并不需要。且那‘改稻为桑’、‘移民’终究都是毒计,大王督办此事,只怕会有碍名声。”
    说到这里,道衍便打住了。
    朱棣则皱眉沉思起来。
    虽然道衍没明说,可朱棣却明白过来,朱元璋让他督办日国之事,固然有历练他的想法,却也有延迟他到海外就藩时间的用意。
    再考
第243章 朱高煦被请家长,水运机械自鸣钟!【求追订】-->>(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