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
    ‘这沈栋文学功底果然不错,说不得真是沈括后人。’
    在刘宽这么想时,便有吏员来报,宫中来人了。
    刘宽出来迎接,却又是宦官前来传达老朱口谕,让他进贡面圣。
    科技司众人对此习以为常,刘宽也是如此。
    他随着小宦官来到奉先殿,发现朱标也在,于是先后向两人行礼。
    礼毕。
    朱元璋开门见山地道:“咱近日一直在思量着海军都督府的人选,其中涉及一人,需向你询问其在后世历史上的情况。”
    刘宽立马表态,“微臣定知无不言。”
    朱元璋微笑了下,并未将刘宽的话当真,但他还是问道:“咱外甥文忠你知道吧?”
    刘宽听了很想收回刚才那句话。
    因为老朱若不提李文忠,他差点把这人的事给忘了。
    此时听老朱提起,他只能神色微苦地道:“微臣知道。”
    朱元璋似是并未注意到刘宽神色的微妙变化,道:“海军都督府新设,需两位得力且值得咱信任的大将担任左右都督。”
    “这右都督人选倒还好说,左都督一职,咱思来想去,还是觉文忠最为合适。”
    “只不过当年胡惟庸案发后,他屡次三番为胡惟庸党羽说情——身为咱的外甥,却胳膊肘往外拐,还屡教不听,反搞得咱像是桀纣般的暴君,叫人好生气恼。”
    “咱甚至怀疑,他是不是像朱文正一般,已让他人的心怀叵测之言给迷了心智。”
    “因此,咱便先吓他一吓,后便将其软禁家中看,令其闭门思过。”
    “只希望他能悔悟,早日出来,为咱,为标儿震慑宵小,巩固大明江山。”
    “如今算来,他闭门思过已有一年多了,想来应该是悔悟了吧?历史上咱是什么时候再任用他的?”
    听到老朱最后一句问话,刘宽只觉得头皮发麻,根本不知道如何回答。
    朱元璋终于注意到刘宽神色的异样,便从御陛走下来,到刘宽面前仔细看了看。
    然后便皱眉道:“你这是什么脸色?难不成文忠后来之事有什么不好开口的?”
    另一边朱标则一脸忧色。
    他既担心刘宽开口说出什么他不想听到的话,又迫切的想知道李文忠后来之事。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还是那句话——朱棣靖难的事都说了,这事也不怕老朱难以接受!’
    刘宽心里给自己鼓了鼓气,便一咬牙道:“回陛下,您后来并未再任用曹国公,因为···他在几年后病逝了。”
    病逝了?
    几年后?
    朱元璋整个人呆住。
    他万万没想到,今日只是找刘宽咨询个海军都督的人选,竟然问出这么一件令他如遭雷击的事情来。
    他就不明白了,怎么他这些晚辈一个个都走在了他前面?
    似文忠这般随他征战四方建立大明的,若是昔年不幸战死沙场倒也罢了,为何偏偏又是病逝?!
    渐渐的,呆立的朱元璋神色重新变得生动,却凝聚了满脸的不解、不甘与愤怒。
    第二更。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