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全劳动力每个月挣的钱实际超过了有固定工资的职工。
这确实让其他村的社员眼红。
吴家寨村本来就是全镇最富裕的村。吴小叔吴定良当了支书后,全村人的收入又增加了。
这一切,都是沾吴尚荣的光,沾扬帆集团的光。至此,原来的村官终于觉得当初镇上动员他们主动让贤是多么的有眼光。
吴定良当村官带富了一个村,也给了永红乡一班子领导一定的启示,不久,江小舅江文忠成了火石岭村的村长,等组织问题解决了,就让他当支书。
这样,仅仅间隔了半年时间,吴尚荣的小叔和小舅就先后成了村官,成了两个村的致富带头人。
但是,火石岭村和吴家寨情况不一样,不能复制。
首先一点,这个村的田土已经包产到户了。要想收归集体所有,统一安排困难重重。
江小舅走马上任后,已只是把他们几兄弟的田土及十多家信得过他们老江家的人家的田土集中起来,统一种再生玉米和再生稻谷。
江小舅承诺,凡是加入他承头的大包干组,年终一个劳动力的收入达不到一元五角的,他负责补够给大家。
为了使大家信服他,他亮了一张三十万元的存折给大家看,表示到时,他完全有这个能力给大家兑现。
既然大家要跟着他发财,肯定要听从指挥。
于是,他也在十几家人中,选了几个组长,选了会计和记分员,到时按工分来分钱,粮食按人平五百斤稻谷,多余的除了交公粮,就可以碾成米,拉到城市里去卖。
另外,也要养猪和养鸡。原来大集体的保管室都连带着修有养猪场,江文忠私人出钱,把几个生产队的保管室和养猪场全部买了下来,保管室养鸡,养猪场养猪。
目前人少,又全部都是他们那个生产队的人家,所以暂时就只用了一处保管室,其他地方暂时没有用。
第一批鸡和猪是他垫钱买的,喂鸡的粮食和酒糟是他垫钱卖的,他还要负责开车把粮食拉回来和酒糟拉回来。
他们的第一批鸡和猪已经出栏了,第
249章 当村官-->>(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