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都要积极,都更加狂热!
一时之间,征召现场,沸腾如煮!
就在命令下达后不到一小时,聚集地中心那片泥泞的广场上,已经人声鼎沸!
根本不需要过多的动员和强制,几乎所有的青壮年,无论男女,都自发地涌向了这里。
甚至许多半大的孩子、以及一些身体还算硬朗的老人,也都激动地挤在人群里,挥舞着胳膊,生怕被落下。
“修机场!算我一个!我有一把子力气!”
“我会开以前工地的铲车!虽然旧了点,但我能开!”
“我虽然老了,搬不动大石头,但我能帮忙平整土地!”
“首长!需要多少人?我们全家都能上!”
....
人们脸上不再是麻木和绝望,而是洋溢着一种近乎宗教般的狂热和期盼。
他们挥舞着手中能找到的一切工具——锈迹斑斑的铁锹、镐头、自制的扁担和箩筐,甚至只有空空的双手。
他们的眼睛死死盯着前方临时搭建的木台,上面站着正在登记和分派任务的赵铁林的兵和胡主任手下的人。
胡主任此刻早已没了之前的死灰脸色,他站在台上,声音嘶哑却异常兴奋,拿着一个破旧的扩音喇叭,声嘶力竭地吼叫着,组织着混乱的人群:
“壮劳力去左边登记!会操作机械的去右边!妇女同志负责后勤和运送饮水食物!快!排好队!别挤!都有活干!为了机场!为了物资!为了活下去!”
赵铁林将他手下所有能抽调的士兵都派了出来,负责维持秩序、划分区域、并且带头投入最繁重的劳动中。
他本人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在人群中穿梭怒吼,协调指挥,脸上的疤痕都兴奋得发亮:“快!快!快!都动起来!早一天修好,飞机就早一天来!”
整个聚集地仿佛就像是一台沉寂生锈了许久的机器,被“机场”和“物资”这两个关键词注入了最狂暴的动力,以前所未有的效率疯狂地运转起来!
人们扛着工具,推着仅有的几辆破旧板车,如同潮水般涌向了被选定修建机场的区域。
没有抱怨,没有偷懒,只有一种近乎本能的迫切和狂热的干劲,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此刻挥洒的每一滴汗水,挖掘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在为自己、为家人、为整个聚集地挖掘一条通往生存和希望的空中走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