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五十九章 神童射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是他,还真是小老虎啊。

    中年士子更是来了兴趣,且看这清稚少年是否能射中。

    此时,身穿小号箭衣的朱寅,不慌不忙的站起来,手持三斗软弓,脚踏一双木履,走到一个射位。

    他从箭壶中抽出一支羽箭,动作娴熟自如,显然对弓箭毫不陌生。

    中年士子不禁点头。他光看朱寅的动作,就知道这小人儿一定会射箭!

    朱寅拉弓搭箭,三斗软弓顿时被轻而易举的拉满。

    众人见状,不禁喝彩一声。

    你道为何?原来虽然三斗弓是软弓,可朱寅毕竟只有十一岁。十一岁能拉满三斗轻弓,已属不易!

    他们不知道,朱寅可是每天都要练习戚家武术的,身体力气比同龄人强的多。

    他自信到了十八岁,一定能轻易拉满一石硬弓。

    「嗖」的一声,朱寅的羽箭激射而出,正中十丈外一棵柳树上的小艾草球。

    中!

    「好!」顾起元等人忍不住喝彩,「想不到稚虎不仅是会射,而是善射也!」

    可是众人的喝彩还没有落音,朱寅第二箭也射了出去。

    「嗖」的一声,正中更远一点的艾球,这次最少有十二丈。

    「真善射也!」看热闹的中年士子,不禁抚掌喝彩。

    他听到众士子呼喊「稚虎」,立刻知道自己的猜对了。

    就是那个名声鹊起的南雍神童。

    作为尚武的山西人,他也会射箭,当知县时甚至亲自率兵剿匪。

    可是他自问,自己的箭术不如这个孩子!

    只是这个孩子力气不足,只能用轻弓罢了。要说准头和娴熟,比自己强啊。

    朱寅忍不住回头,看到不远处的老柳树下,坐着一个气度俨然的中年士人,

    一看就是个官员。

    那种上位者的威严,根本掩饰不住。

    朱寅可是特务出身啊,对南直隶的大佬们,都是做过一番了解的。

    虽然他没有见过此人,但隐隐猜到,可能是那几个人之一,应该不出那几个人的范围。

    朱寅伴装不见,而是再一次拉弓射箭,行云流水般射出第三箭。

    「嗖!」

    第三箭更远,直接射中十五丈外的艾球。

    「好!」

    「彩!」

    「稚虎真是乳虎!」

    「唉呀,稚虎有李广丶养由基之风也!」

    众人见到朱寅连发三箭,一箭比一箭远,还箭不虚发,都是喝彩连连。

    原来,朱寅还善射啊。

    他们不知道,朱寅在后世就喜欢射箭。到了明朝之后,在女真部落待了半年,几乎每日跟着女真人练习骑射。

    回到中原之后,骑射也没有落下。身边又是戚继光丶兰察丶梅赫等箭术高手。

    箭术不精才奇怪了。

    不仅仅是他,就是宁采薇,因为跟着女真少女嘎洛射箭,箭术也像模像样了朱寅射完三箭,眼晴馀光捕捉到那中年士子的赞赏之色,然后看着神色既佩服又惭愧的宣社众士子,小大人般的朗然说道:

    「我不是有射箭天分,只是心中有尚武二字而已!』

    「我大明以武定天下,太祖皇帝驱除鞑虏,恢复中原。靠的不是诗词文章,

    靠的是赫赫武功,金戈铁马。」

    「朝廷治天下靠的是文教,可忘战必危,怎麽能偏废武事呢?」

    「如今国朝盛世二百馀年,可武道衰微,士民忘战,以至于南倭北虏,纷扰至今。」

    「我等士子,十年饮冰,难凉热血,不能光读圣贤书,也要强壮体魄,效力国家太平!」

    「我等在此射箭,发扬国朝射礼,扬君子六艺之道,总比某些同学,日日混迹秦淮风月为强。」

    「人各有志,他们自在秦淮河风流潇洒,一掷千金。我等寒门士子,自当恪守君子之道,怀器以待时。」

    「好!」那中年士子,终于被朱寅的话说的站起来,「子虽年幼,却有古士的豪气!」

    朱寅似乎才发现他,神色一,目光有点呆萌,虽然肃然行礼道:「晚生朱寅,言行无状,让先生见笑了。」

    那中年士子抚须笑道:「何来无状?稚虎,你有这番见识,胜过世人多矣。

    可惜啊,很多人装糊涂罢了。」

    他毫不掩饰自己的欣赏之色。

    他调到南京不到两月,认识他的人很少。他也不认为,在场的监生有人认识自己。

    朱寅道:「晚生惭愧,先生之言,汗颜无地了。恕晚生眼拙,不知先生尊姓大名。」

    中年士子摆摆手,「我只是路过此地,好奇一观耳。姓名无需提及,若是有缘,日后当会再见。」

    他可不能说自己的名字。

    可他却关心另外一件事,「你方才说,有南雍同学,日日流连烟花之地?都有何人呐?」

    朱寅心中暗笑,神色却是肃然,摇头道:

    「抱。这就不便告诉先生了。他们虽然在青楼混迹,却毕竟是晚生同窗,

    所谓君子不言人之短,只能无可奉告也。」

    「哈哈!」中年士子大笑,「好个无可奉告!看不出你还有义气!罢了,我也不问你了。」

    说完点点头,环视一眼顾起元等人,这才转身离去。

    朱寅看着中年士子的背影,不动声色的露出一丝微笑,

    也好。王瑞芳本来就要倒霉了。再浇一飘瓢油,再踏一只脚,更热闹。

    却说那中年士子上了马车,直接往城中而去。

    他进了城,忽然吩咐道:「往东,去秦淮河!本官倒要看看,哪些学生,端午还在青楼鬼混!」

    PS:累了,晚安,满地打滚--想撒泼了。本书不是节奏慢,是就是这个风格,写的本来就是这种东西。认为本书节凑慢的,是不知道本书的写作重点。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