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五章 主体文明的恐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话题霸榜热搜。

    安南教育部门数据显示,《大圣归来》上映后,中文补习班的报名人数激增五倍。

    甚至有安南青年在手臂上纹下“齐天大圣”四个汉字。

    河内。

    有个小姐姐看完电影,哭到假睫毛脱落,用颤抖的声音喊道:“大圣,才是真正的英雄!”

    热映后,观众们自发在影院门口高唱《孤勇者》。

    同样,安南也出现了棒子、本子有关偷盗文化现象,企图论证齐天大圣属于他们。

    甚至出现了南北对立,掀起了大骂战。

    大圣,这个在中国神话中家喻户晓的角色,不只是在中国有名,整个中华文化圈都有不小名气,

    因其独特的形象和故事,被不同文化所吸收和改编。

    在安南,大圣的形象同样深入人心。

    南北论战争论的核心在于,孙悟空究竟属于谁?

    北越人认为孙悟空是他们的文化遗产。

    北越认为自己是小中华,甚至干脆比中国还要正统,孙悟空肯定是他们的。

    而南越人则认为大圣的根源在印度,猴神哈奴曼,与中国无关。

    不管怎么说,《大圣归来》不再是讨好式的文化输出。

    而是让人愿意接触中国文化,探索中国的文化,理解中国的文化,最后共情甚至崇拜中国的文化。

    既是润物细无声的沁润,也是石破天惊的当头震撼。

    齐天大圣为什么让安南人反应激烈,出现大哭的情况?

    因为西游记同样也是他们的童年回忆。

    所以他们看这东西,一样有情怀。

    类似于钢铁侠死了之后,一大堆人在朋友圈,微博,各种渠道激动哭坟的场景复现。

    漫威宇宙在国内耕耘多年后的才有的场景,《大圣归来》在中华文化圈一次成功就完成了。

    与其说沈三通做的多好,不如说中华文明的老本太厚。

    周围这些文明,不管嘴上多硬,但事实上他们都是次生文明。

    主体文明的文化,很容易引发次生文明的共鸣。

    也正是国内国外实在是太爆炸,所以沈三通不得不提前开工。

    东西好不好,其实大家心里是有杆秤的。

    后世《黑神话》《哪吒2》各种规格拉满,因为这是能拿出手的好东西。

    《大圣归来》明显也是如此,所以各方都想分一杯羹。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