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九章  崩溃的陆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讨侵略者的人性维度,实际上通过深入角川的矛盾心理,悄无声息,帮对方甩了锅。

    和活跃在东大舆论场上的某些力量,有相似之处。

    提到日寇侵略,便截取重要人物的一些片段。

    平时一点不信,也一点不支持,在这时候,忽然信了。

    叙事角度的对比更是惨烈。

    《1937》在建构,而《南京!南京!》则是拆解。

    《1937》以微观视角切入,事无巨细的刻画印刷工兄弟的求生细节,叙事主线清晰明了。

    哪怕是吹艺术手法,《1937》使用了魔幻叙事,比文艺逼强太多,充满历史寓言味道。

    《南京!南京!》给自己脸上贴金做多线叙事,实际上是支离破碎。

    中国士兵没刻画好,日本士兵角川的心理挣扎更是灾难,不分重点,分不清敌我。

    去找不存在的日寇良知,挖掘角川人性的微光。

    结尾以小豆子的幸存和角川的死亡为象征,既没有指出民族未来,又帮日寇完成了对战争与人性的反思。

    不知道还以为是本子导演拍的呢!

    问题是导演是中国人。

    也许,也不一定。

    难说。

    不只是立场、叙事上存在差距,电影本身细节更是对比惨烈。

    《1937》中米价牌、船票、盐袋,考据细节,电影里,有两兄弟收集物资,也有日寇偷鸡吃,为了一个鸡腿打起来,碰到桐油炸鸡,一个个迈不动腿,把自己毒翻了。

    《南京!南京!》角川掏银元给妓女小江,这纯粹捏造。

    当时黑市1银元等于5法币,导演让角川随手掏出20银元赎妓女,够普通家庭活半年。

    穷鬼帝国主义是闹着玩吗?

    角川哪来的钱?

    合着导演为了给日寇洗白,连基本事实都不顾了。

    当年看过《南京!南京!》的观众,也有路人观众,涌入电影评论页面。

    “2009年给你打五星是我年轻,看完《1937》回来改一星!”

    “建议陆钏和角川合拍《广岛!广岛!》,让美国人忏悔原子弹!”

    “你怎么好意思给鬼子找借口的?”

    有些人的抄袭史,也被扒了出来。

    《寻枪》是姜闻的,《可可西里》抄了刘宇军的《我和藏羚羊:可可西里冰河》。

    越来越多人参与进来,在这个自媒体兴起的时代,人人都有参与权。

    有政法大学学生制作《抄袭认定标准对照表》,指出《可可西里》23处雷同场景,符合《著作权法》“实质性相似“条款。

    《可可西里》中有大量镜头、旁白与《我和藏羚羊》雷同,故事脉络和梗概也与刘宇军的作品有相同之处,都有“雪地追踪盗猎者”、“从车窗发现河中有盗猎分子”、“队员脱裤子过河”等相似场景。

    这是12年,不是十年前,也不是五年前,3G兴起,这个时间点火的,能成为自媒体兴起的网络基础记忆。

    能火到4G,火个十年不成问题。

    而如果形象崩塌,改动时间线,修改黑历史的难度也不是一般大。

    “行业百草枯!行业百草枯!”

    陆钏在房间里走来走去,看到网友的评论陆大川名字倒过来念是什么,川大路,踹大路,踹的就是他的歪路!

    把他气的浑身颤抖:“起陆大川这个名是什么意思,沈三通什么意思,欺人太甚!”

    沈三通什么时候开始拍电影,他成名的时候,沈三通在做什么?

    还有人骂他让日本兵忏悔,类比让秦桧念《满江红》。

    陆钏都无语了,他只是能力不行,没想当汉奸,不至于这样骂他吧?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