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和朱标相视一眼,皆是看到了对方目中的讶然之色。
    “你这么快就看出来了?!”
    老朱道,
    “咱也是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而已,但到底是哪里不对劲,都还没琢磨出来呢……”
    “你说,你说,你看出什么来了?”
    朱标也是凝望着朱橘,神色有几分好奇。
    “看出来了!我大明国力蒸蒸日上啊!”
    朱橘一副啧啧称奇的模样,笑道,
    “这么多粮食收上来,今年可以大干一场了!无论是征发徭役,还是打仗,咱们都不会捉襟见肘了。”
    “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咱家有钱了!”
    朱元璋:“……”
    朱标:“……”
    “咱说的不是这个!”
    老朱扶了扶额头,斥道,
    “叫你过来,是来看问题来的,不是叫你过来歌功颂德的!”
    “你就没发现,这些税收的数字全都对应起来了吗?”
    “一处错漏的都没有!”
    朱橘挠了挠头。
    “这不是应该的嘛?”
    “要是有错漏的,就无法送到您老的面前了,户部就要打发地方官员回去重新审计了啊。”
    “是吧?”
    朱标点了点头。
    “是这样的没错。”
    他沉声道,
    “有错漏的,就要打回去重新计算税额。”
    “但是问题就在于,全国的税全都收了上来,没有一个郡县是出错的……户部的工作,完成的异常顺利。”
    “这顺利的,都有点不太正常了。”
    朱橘噢了一声。
    “顺利还不好?”
    “我觉得吧,还是不要把注意力放在这些旁枝末节上,如果税款里头存在贪污贪墨的行为,那我觉得的确是可以严查,其他的,不必计较太多。”
    “不然就太累了,感觉你俩都是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啊!”
    对于这事儿,朱橘是知道里头门道的。
    但他不想主动点破,因为洪武四大案里头,空印案杀的那一批官员,是比较冤枉的,而且都是地方上的一把手、二把手,对整个大明的基层统治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记得里头有个叫方克勤的,是后面被朱老四‘诛十族’的方孝孺的老爹,官声很好,是有名的清官,却也因为这一桩空印案直接葬送了性命。
    像他这样的,还挺多!
    所以,朱橘不是很想把这事儿掀起来,能打个马虎眼混过去,自然是最好的。
    朱元璋脸色一黑。
    “什么叫做没事找事?”
    老朱没好气的道,
    “咱就是要把事情都搞清楚!要让一切都在咱的眼皮子底下活动!”
    朱标闻言,却是劝道:
    “爹,我倒是觉得小橘子说的也有几分道理。”
    “只要这里头没有贪污腐败的事儿,那咱们也就不要浪费太多精力。”
    “新年伊始,我认为,咱们应该把精力放在治国上!有了这么一笔较为丰厚的税收,应该将其用在何处?这才是我们主要考虑的议题。”
    “精力若是分散在这种不关乎大局的旁枝末节之上,那大事儿就做不好了。”
    一番话语,听得朱元璋神色稍稍缓和。
    同样是劝解,朱标的话语就是更加中听一点,而朱橘的话,总是能让他血压上升!
    “……好吧!暂且先不管这事儿了!”
    朱元璋沉声道,
    “标儿说的对,咱们这一年,是要大干一场的!”
    “你们有什么方向没有?有了钱,咱也得花在刀刃上!不能乱用!”
    “咱目前是打算留一笔,为将来打仗做准备,这些日子收到了北方传来的不少战报,北元蛮子嚣张的很啊!三番五次的骚扰我边境!边境军民不胜其烦!”
    “如果到了今年年中,全国形势还不错的话,那咱就要准备二次北伐了!这一次,是必须要把那帮蛮子绞杀干净,叫那草原大漠,都成为我大明的边境!”
    朱橘眉头一挑。
    “还是不要想的太好。”
    他泼冷水道,
    “骄兵必败,第一次北伐太过于顺利,大明从上到下都对北元有轻视之心,以为对方就是软柿子而已,军中将领们更是嗷嗷叫着,想要去北方刷军功。”
    “但我认为,扩廓帖木儿不是善茬!现在他掌握了军政大权,又占据了有利地形,想要将其击溃,绝非易事!”
    “二次北伐,还需从长计议。”
    就连老朱都如此的骄傲自大,以为二次北伐是摧枯拉朽的歼灭战。
    难怪历史上败的那么惨!
    轻视敌人,永远是大忌!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但该犯浑的时候还是会犯。
    这就是人性啊!
    “哦?”
    朱元璋讶然道,
    “你倒是谨慎,咱还以为,以你的性格在战场上,应该是莽夫型的。”
    朱橘耸了耸肩。
    “我是胆子大,但胆子大不是无脑,胆大后面跟着的,是心细!”
    他昂首道,
    ‘常胜将军,都具备这样的品质!’
    朱元璋哈哈一笑。
    “那行!”
    “那下次北伐的时候,咱叫徐达带你一起去!有你这个从来都没打过仗的常胜将军在,想必定能扫除隐患,一举获胜!”
    朱橘:“……”
    “咳……这,我看就木有这个必要了吧。”
    纸上谈兵自己还成。
    真要打仗,他还是有点发怵的。
    人贵有自知之明啊!战场上的严酷环境,不是自己这样的小卡拉米能够扛得住的!
    “哈哈哈哈……”
    朱元璋和朱标皆是大笑。
    “行了,爹,你就不要逗小橘子了,你要是真让他去上战场,别人不说,娘都要找你拼命了。”
    朱标笑道,
    “北伐的事儿,到时候还是让徐叔叔他们去操心吧,不过呢,为战争留一笔预算,这我赞成。”
    “北元不灭,大明终究无法安宁,况且扩廓帖木儿和元嗣君也是野心勃勃,他们袭扰北方诸多重镇,是劫掠物资,但也是窥探大明的虚实,我估计他们还做着反攻中原的美梦呢!”
    “所以,两国之间,必有决战!应该提前做好准备,稳扎稳打!”
    朱元璋点了点头。
    “老六,你的意见呢?”
    他取来纸笔,抬眼看向朱橘。
    朱橘:“?”
    我的意见?
    朱橘此刻方才意识到——今天来,竟然是在定国家将来一年的发展计划!
    皇帝、太子、监国,决定大明未来发展的侧重点!
    自己,不知不觉、不情不愿之中,竟然已经走到了大明最高的决策层!
    想想……还真挺感慨的!
    想自己何德何能,不过是后世一个普通扑街仔而已,要学识没学识,要能力没能力。
    可如今摇身一变,就连皇帝和太子都要尊重自己的意见!
    当然,主要也是因为自己魂穿走了狗屎运,穿在了一个皇子的身上,否则这点可怜的才华,估计也得不到施展。
    就因为是嫡亲的皇子,才会放个屁都是香的,随便抛出个观点来,都能惊为天人。
    终究,还是沾了身份的光……这一点,朱橘还是懂的。而与此同时,他心中也是多了几分责任感。
    都到这个位置了,可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随心所欲的发癫了啊!
    “我同意。”
    朱橘深吸一口气,道,
    “不光是北方,还有巴蜀明玉珍,云南那几百个土司,腾出手来都需料理。”
    “虽然打仗劳民伤财,但首先要有一个安定的环境,才能再谈安居乐业的事儿,所以,在平定四方之前,这些钱都是不能省的,属于必要开支!”
    朱元璋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话说得不错!”
    “好!那军费这一块没有异议了,下一个项目……”
    他在册子上记下了一笔,而后继续与两个儿子探讨国策,从军事,到经济,再到水利、民生、律令,无所不谈。
    前面朱橘还能插两句嘴,后面基本上就是划水。
    到这个节点,他有点懊悔前世自己不学无术……
    但凡是个高材生,无论是理科和文科都行,绝对都能起到巨大的帮助!
    哪里会像现在这样,只能偶尔爆几个听上去不错的好点子……
    可即便如此,他的见解依旧能让朱元璋和朱标刮目相看。
    这,就是超越千年的战略眼光啊!
    唰唰,唰唰唰。
    朱元璋的册子上已然写满了内容,上面全都是今天讨论的成果。
    “在军事上,以备战北
第一百九十三章 朱橘进入大明最高决策层!皇帝太子监国三人定国策!-->>(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